马世俊

马世俊

马世俊是清代第10位状元,字章民,号甸臣,明朝万历三十六年(1608)出生于江苏溧阳县。其先世竹湖、孟河二公官至太史。马世俊生当兵燹连绵、灾荒不断的明末清初,社会动荡,家道衰落。父亲长兄皆感人生艰辛,世途险恶,皆隐居,不求功名。马世俊不为环境所惑,仍对科举功名充满信心。

马世俊自幼天资聪慧,攻读刻苦,少年时就闻名乡里。在考中状元以前,马世俊善作诗,工于书画,而以才子之名著称。其诗多酸辛之语,悲戚之情,充溢关心劳动人民的朴质思想。他读《酷吏列传》后,曾作《泰山妇人行》: “去年五夫作虎脯,今年吾子葬虎腹。便欲辞家择乐土,趦趄未行心畏缩。君不见商君论囚渭水赤,宁成一怒诛三族。杀身岂肯全寡妻,破家无复存茆屋。妇人犹在泰山下,终身辛苦守茕独。吁嗟乎! 食夫食子留我身,翻射猛虎何其仁。”他的诗不仅感情充蕴,而且抒情写景妙语层出,状物传神,使人仿佛身临其境。《长兴舟中》诗云: “洞庭芳草连天远,震泽孤帆带雪飞。”《早发济宁》诗云: “碧湖千嶂山,斜日小亭收。”《得容儿书》诗云: “冻云催暮色,薄雪舞空尘。”《怀吴见末》“素交真似水,大隐岂须山”,表现唐人的神情风韵。故时人对其诗文评价尤高,说他的诗尽洗诗人习致,通于鬼神声,等于金石情,达于潜思,藏于雋旨。后人诗选多收其诗,《江苏诗征》卷111收27首,《清诗纪事初编》卷4收2首,《国朝诗别裁集》卷6收3首。作诗之外,马世俊生平精娴书画,史称他的书法有王羲之的体势,绘画有王维的风格。所画多为山林水色,书画好作巨幛。康熙元年(1662)曾在北京画山水卷,自题《后观山歌》。时人评价他的书画不专师法,自出机杼,耸拔夺目。《国朝画识》、《国朝画征续录》、《中国画家大辞典》和《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把他作为书画名家收入其中。

马世俊才学出众,声名传扬,科举路途并不平坦。他自幼苦读,梦寐以求鱼跃龙门,屡屡参加科举考试。顺治十四年(1657),马世俊年届50岁参加丁酉科乡试,中式为举人。次年,入京参加戊戌科会试,名落孙山。落第留京期间,穷困失意。为了以后参加科举有人推荐,他求见司寇龚芝麓,把其代表作投献给他。是文论述贤与不贤、亡国之主与兴国之主的关系,论述细密,情词恳切,以致司寇泪如雨下,盛赞马世俊为才子。于是,岁暮赠炭金800两,勉励他来年再试。有人慰藉与理解,虽是好事,但落第的愁苦还得独自品味。他羡慕别人上榜进宫,伤感自己下第归乡。《喜丁酉诸同年登第》诗流露矛盾心情: “同有乡园梦,诸君未可归。风回游子棹,露拂早朝衣。名姓通青锁,文章动紫微。怜余似秋雁,犹及傍南飞。”

好事多磨, 科场失败没有摧垮马世俊。顺治十八年(1661),马世俊参加辛丑科会试及第。殿试时,贡士对策多是敷衍为文,马世俊此次对策却是侃侃直书: “称王者天下为家,不宜示同异。”此论传出,时人称颂。榜发,状元马世俊,榜眼四川遂宁人李仙根,探花浙江归安人吴光。朝廷授官马世俊修撰,后廷侍读。释褐授官之日,马世俊因家境贫寒,生性朴素,不能具备轩马,于是鞭策蹇驴,由一老苍头携抱朝廷赐的官袍随其后,徒步返归寓所,传为士林佳话。马世俊作诗云: “却怜十里无车骑,自愧才疏欲避名。”其实,马世俊徒步归寓所,事出有因。按清代惯例,状元释褐归寓所,有车马官员陪送。是年正月顺治皇帝死,状元及第,喜庆欢送之礼多有节制。

康熙三年(1664)马世俊任甲辰科会试同考官。官事之余,赋诗作画,如山水卷《后观山歌》、诗《泰山妇人行》作于斯时。

康熙五年(1666),马世俊辞世。其著作有《匡庵文集》12卷、《匡庵诗集》6卷、《华阳游志》和《李杜诗汇注》,自编八股稿本《马章民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