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万

张之万

张之万,字子青,直隶南皮县(今属河北)人,清嘉庆十五年(1811)生。道光二十七年(1847),参加殿试,一举考中状元。谢恩那天,紫禁城内鼓乐喧天,张之万身着锦袍官服,顶戴花翎,在主考官率领下,伫立太和殿前丹墀,面向道光皇帝三跪九叩。

张之万中状元后,被授予修撰,供职翰林院,负责编修国史、草拟有关典礼的文书等事。同时,命他入值上书房,给诸王授读,负责教育诸王读书。他长达50年的仕途生涯从此开始。

咸丰元年(1851),正当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及捻军起义风起云涌之时,张之万接旨出任河南学政。学政,又称提督学政或提督学使,是朝廷派往各省,按期至所属各府、厅考试童生及生员的学官,三年一任,不管本任官阶大小,在任期间,与所在省的行政长官督抚平行。张之万按期到达河南后,认真办理公事,积极听取各府、厅参加考试的童生及生员的意见;注意观察省内军政、吏治、团练,尤其注意太平天国农民革命军及捻军的动向; 深入了解地方上有关钱粮之弊; 参劾不称职的地方官; 保举举办团练武装有功人员; 周密思考如何镇压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和捻军起义,及时将有关情况和想法上奏清廷。张之万两任河南学政,供职6年,向清廷上奏的折子达30余件,引起了清廷的重视,为清廷制定这一时期的政策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同时也为他升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咸丰六年(1856),张之万连任河南学政期满后,一度回原籍帮办地主团练武装、镇压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及捻军起义。后入朝为官,且屡屡升迁,先后担任日讲起居注官、上书房行走、翰林院侍讲学士、詹事府詹事等职。

咸丰十一年(1861)七月十七日,咸丰皇帝在热河行宫病死,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肃顺等八大臣受遗命总揽朝政,为赞襄政务王大臣,辅年幼的皇太子载淳为帝,定次年年号为“祺祥元年”。载淳生母、西宫皇太后慈禧策动东宫皇太后慈安与八大臣争权,并秘密与在京的恭亲王奕联系。八月初,奕以奔丧为名,赶至热河,与两宫皇太后密谋,接着又立即返回北京布置。此时,御史董元醇依两宫皇太后之意奏请皇太后垂帘听政。八大臣认为清廷无此祖制,拟旨驳回。西宫皇太后却将圣旨留而不发,两宫皇太后与八大臣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九月二十三日,两宫皇太后同幼帝载谆由间道回京,咸丰帝灵柩则由肃顺另路护送返京。十月初,两宫皇太后车驾抵京,秘密召见奕、奕等人。第二天,发动政变,将八大臣中的三人革职查办。不几日,又改祺祥年号为“同治”,将八大臣中先行革职的三人处死,另外五人革职或戍边。两太后开始垂帘听政。西宫皇太后慈禧自此开始掌握清廷最高权力,达40多年。在此次清廷权力之争中,由于张之万入值上书房多年,教诸王读书,与奕、奕等王关系极为密切,再加上他平时与肃顺不和,所以,政变中常与奕、奕等王密谋划策,为政变的发动立了一大功。西宫皇太后垂帘听政后,论功行赏,命张之万任兵部侍郎,兼任工部侍郎。

同治元年(1862),张之万升为礼部侍郎。在礼部侍郎任上,两宫皇太后为了解历代帝王政治事迹、统治得失、兴衰利弊及垂帘事迹,特命他参与编撰《治平宝鉴》一书,据史直书,简明注释。张之万认为此乃一殊荣,所以格外尽心尽力。

同治元年(1862)秋,《治平宝鉴》书成,正值河南各州县接二连三发生了多起因地方官吏苛派而擅杀的案件,因张之万曾两次出任河南学政,对河南情形了解较深,故廷命他速去河南查办案件。张之万到达河南后,经调查核实,认为河南巡抚郑元善等地方官吏办事不力,遂上奏清廷获准将郑玄善等人革职查办。接着,廷命张之万为河南巡抚,总揽河南一省的军事、吏治、刑狱等大权。

张之万接任河南巡抚后,为迅速镇压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及捻军起义,使清政府摆脱困境,针对全省财政拮据、兵饷奇缺的状况,仿照湘军首领胡林翼在湖北行之有效的办法,规定漕粮每石折合白银4两,以2两折1石解到部库用,以1两作为本省兵饷支出,其余部分作为各级官吏办公之用。这样,既大大减少了各级地方官吏中饱囊的现象,又每年增加财政收入16万两左右,使河南的财政状况得以好转。

在河南,张之万在整顿财政的同时,还带领清兵镇压陈大喜等部的捻军,打击活动于河南确山、遂平、固始和商城一带的黄旗捻军,杀死了黄旗捻军首领张风林等人。同治三年(1864),郡王、参赞大臣僧格林沁率大批清军进入河南追击捻军,廷令河南的军队全归僧格林沁指挥。张之万军权旁落,身边只有几百名用于自卫的亲兵,整日随僧格林沁之后,奉行钦善大臣文书而已。张之万极为不满,遂上奏清廷,说由于长年累月在外带兵打仗,远离省城,文书来往不便,所以不能尽巡抚之责。因此,请求回驻省城。

清廷接到张之万的奏折后,调任他为东河总督。在东河总督任上,张之万致力于治理黄河,著有《治河刍言》一书,近5000言,针对当时河工的种种困难,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设想。但此时清廷忙于镇压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和捻军起义,既无款可拨,又无工可兴,所以,张之万的《治河刍言》只能是纸上谈兵,无任何实施的条件。

同治五年(1866)八月,廷命张之万出任漕运总督,负责漕运事务。由于农民革命运动的爆发,漕运已停了很久,捻军各部又不时出入江苏、安徽、河南三省交界处,形势决定张之万这位新任漕运总督也要带兵打仗。对率兵作战张之万并不为难,难的是手中的兵力不足,恐难对付捻军。遂上疏清廷,获准调3000名浙江清兵北上。张之万认为,这样一来,既可以巩固自己的驻地,又可以保卫里下河一带的富庶地区。为此,张之万向当时拥有6万重兵、在河南负责对捻军作战的李鸿章建议联合防守六圹河,以杜东捻军南下。对于张之万的建议,李鸿章为保存实力,不予重视,而以兵力不足、水涸终不可守之由搪塞。后来,东捻军余部果然在六圹河突破张之万设的薄弱防线一路南下,张之万的企图破灭。

同治七年(1868),捻军起义被清兵镇压后,张之万奏定江北善后事宜4条。后调任江苏巡抚。同治十年(1871),张之万同两江总督曾国藩奏定海运漕白二粮章程12条。不久,因母年老,奏准回籍侍奉。

光绪八年(1882),清廷起用张之万,初授予他兵部尚书职,后又任命他为刑部尚书。

光绪十年(1884),中法战争爆发。战争期间,西宫皇太后慈禧为打击日渐强大的恭亲王奕一派,改组了以奕为首的军机处,命张之万等出任军机大臣。廷臣纷纷上奏反对,但慈禧不予理睬。

光绪十五年(1889),张之万升任体仁阁大学士,管辖户部。不到1个月,他向户部尚书翁同龢递过3次条子,推荐自己的亲朋故旧到户部任职,使翁同龢有点儿招架不住。

光绪二十年(1894),日本为挑起对中国的战争,以达到侵略中国的野心,进攻应朝鲜政府之邀入朝镇压农民运动的清兵。清廷内形成了主战和主和两大派,争论十分激烈。张之万表面上不介入两派之争,实际上支持以西宫皇太后为首的主和派。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在主战的呼声中,清廷起用主战的翁同龢、李鸿藻为军机大臣,张之万被迫退出军机处,但仍抱着主和的观点不放,直至战争结束。

光绪二十二年(1896),张之万因病魔缠身,上奏清廷告老家居,次年病逝,谥号“文达”。其后人辑其部分遗稿为《张文达公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