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有祺

戴有祺

戴有祺是清代第20位状元,字丙章,号珑严,江南金山卫(今上海金山)人,曾以金山卫学生领乡荐。康熙二十七年(1688),参加戊辰科会试,中式为进士。康熙三十年(1691)辛未科以戊辰进士身份补殿试。是科,考官亦将殿试卷拟定名次进呈皇上,第一名吴昺,第二名戴有祺,第三名杨中纳。康熙皇帝钦定名次,改动了一甲前3名的顺序。他认为戴有祺书法好,而定之为一甲第一名,吴昺换为一甲第二名,又因为多年来鼎甲中无北方人,而将顺天大兴(今北京大兴县)人黄叔琳由第四名提为一甲第三名,杨中纳降为二甲第一名。

清代初年,皇帝颇好书法,故科举考试中尤重书法。康熙皇帝赏识戴有祺的书法,以致戴有祺殿试大魁天下。《明清巍科姓氏录》卷下载: “世祖喜欧阳询书,顺治中状元邹忠倚、孙承恩皆法欧书者。圣祖喜二王书,康熙中状元归允肃、蔡升元、汪绎,皆法《黄庭经》、《乐毅论》者也。”上有所爱,下必趋之,古今皆然。清代天子钟爱书法,所以太医院考医士亦用八股试贴,而且以楷法工拙为去取的标准。时人讥刺曰:“太医院开方,但需字迹端好,虽药不对症,也无妨也。”鉴于科举殿试重书法之弊,咸丰元年(1851),御史王茂荫上奏曰: “殿试朝考务重文义。嗣后,请读卷阅卷大臣,不论字体工拙,专取学识过人之卷进呈钦定,批明刊发,使天下明晓朝廷所重在文不在字。”但遭到礼部反驳,搁置不行。可见,清代状元及第,不仅试卷格式正确,卷面整洁,文字旨趣迎合统治者的要求,书法也不失为重要因素。

戴有祺状元及第,按例授翰林院修撰。不久,因家中老人死亡,告假归乡赴丧守孝。服阕完毕,他返京回馆阁供职。康熙四十一年(1702)壬午科乡试,为内直诸词林官。后不知何故,戴有祺被左迁,出任候补知县。状元及第十余年,仕途不畅,加之他秉性正直、高洁,操守谨严,不愿同流合污。于是,乞假去京,归乡隐居,再不复出。

远离险恶的官场,戴有祺的出尘之念悠然萌生。他在乡间蒋泾桥筑室为居,叠假山,临流水,仿欧阳公做一舫子,吟啸其中。他的文孤傲奇古,赋诗为文颇费苦心。其《杂兴》诗用字平常,而意蕴深远,饱含其厌恶官场、悔中状元的心态。“山中多白云,山静云欲活。本是山所生,翻为云所没。三尺盆中松,昔自黄山得。偃蹇不争高,千年自奇特。”诗人仿佛是以清秀耸立的高山自比,把飘浮翻滚的乌云视为无常的宦海,感慨自己宦海沉浮的经历; 又将形态盘虬的黄山盆松赋以人格,借以表现他孤傲清高、不随波逐流的个性。然而,离官家居,没有了朝廷俸禄,戴有祺的生活日益陷入贫困之中。《贫甚》诗对他的悲凉晚景做了描述: “对镜俄惊雪满颠,鹑衣席帽久萧然。天将风雨消长日,人在牢愁度小年。僦舍为家真是旅,休官学稼却无田。惭他圯上从黄石,辟谷仙兼忍辱仙。”穷困迫使他卖了乡居“慵斋”。在“慵斋”乡居时,戴有祺于康熙四十九年(1710)作了自传文《慵斋野老传》。其著作尚有《寻乐斋诗集》。康熙五十年(1711),戴有祺死于乡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