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曾

王曾



一、众人艳称的“三元”



王曾,字孝先,宋太宗君临天下的第三年,即太平兴国三年(978),出生在青州益都(今山东青州),8岁而孤,叔父王宗元收养了他。王曾少力学,拜同里张震为师,研习文史。他才思敏捷,擅长诗文,年纪轻轻,便以文才闻名遐迩。

科举入仕,是文人学士最理想的人生旅途,王曾也梦寐以求。科举第一关是州府“取解试”,王曾参加青州“取解试”,高中榜首,夺得第一名“解元”。遗憾的是,这是何年月的事,今已难以考究。24岁那年,也就是真宗赵恒坐天下的第六年——咸平五年(1002),王曾赴京师开封(今属河南)参加礼部省试。省试的题目是《有教无类赋》,王曾写道:

神龙异禀,犹嗜欲之可求;

纤草何知,尚薰窟蕕而相假……

王曾赋冠群士,一举夺魁,成为省试第一名—— “省元”。

王曾省试的那首赋广为流传,有轻薄之徒拟作4句云:



相国寺前,能翻筋斗;

望春门外,驴舞柘枝。



有人说,此诗虽俚但也颇为切题。

不久殿试,王曾又大魁天下,成为北宋开国以来第27位状元。

王曾取解试、省试、殿试连中三元。在中国科举史上,荣膺“三元”桂冠的仅有13人(一说12人,或云14人),王曾是13人中第五人。

金殿传胪后,王曾修书向叔父王宗元报喜,信中写道:曾今日殿前,唱名忝为第一。此乃先世积德,大人不必过喜。

不久,王曾荣归故里。青州知州闻讯,命父老载歌载舞,却郊外欢迎。王曾闻悉,变姓名,换衣服,骗过人群,悄悄地从另外的城门入城。他去谒见知州,知州惊奇地问: “听说王状元荣归,已派人去欢迎,门吏没报,王君怎么竟到了?”王曾道: “不才幸忝榜首,岂敢烦知州父老迎接。若那样,是增添了鄙人的罪过,故改名换姓,骗过欢迎的人群和门吏,前来拜谒大人。”知州叹曰: “君乃真状元!”

二、参知政事



中状元后,王曾被授予将作监丞、济州(州治巨野,今属山东)通判。将作监丞是寄禄官,仅代表品秩; 通判是州的副长官。不久,奉诏入京。按惯例,王曾应去学士院应试,宰相寇准十分赏识王曾,特地在宰相办公的地方——政事堂召试王曾。考试结果,更增加了寇准的好感,遂上奏真宗,任命王曾为著作郎、直史馆、三司户部判官。著作郎也仅是官衔; 直史馆,即入史馆当值,修纂史书; 三司户部判官,职司户部公案。

当时, 宋与辽和议, 宋遣使聘问, 国书上称辽为“北朝”,自称“南朝”。王曾奏言: “称他们国号就足够了!”但使者已派出去,来不及更改了。

景德元年(1004),王曾的官衔升为右正言,奉诏以此官衔知制诰,起草诏令,同时兼史馆修撰。一天,真宗高兴地对王曾说天降祥瑞,是好兆头。王曾却道: “这确实是国家承平所致,但望陛下推辞而不自居,他日若有灾异,也可免遭物议。”在众臣中,敢于直言极谏的,仅有王曾等少数几个人。

判大理寺向来用郎中官,真宗为了加强案狱审判,特命王曾判大理寺。他召见王曾,对他说: “案狱,是重典,今屈卿负责。”王曾顿首谢,真宗赐钱30万。王曾请求自己选用属吏,真宗允准。王曾克尽职守,审案公正、严明,进官翰林学士。一天晚上,真宗在承明殿召见王曾,君臣谈了很长时间。王曾退出后,真宗忽然又想起一件事,忙命内侍传谕: “近来十分思念爱卿,匆忙之间,未来得及换上朝服见卿,爱卿别以为朕怠慢。”

改知审刑院,负责复查大理寺审理的案件。按惯例,违背诏命判徒刑2年,王曾奏请须是亲自接受诏命而违犯的才罪罚。不久,有人违背诏命,王曾按过失论处。真宗道: “如果像爱卿说的那样,就没有违背诏命的了。”王曾说: “天下广大,岂人人都知晓诏命?如陛下所说,也就没人有过失了。”真宗觉悟,听从王曾的建议。

王曾进官为尚书主客郎中,知审官院、通进银台司、勾当三班院。审官院负责考校京朝官,定其官爵品级,拟定内用还是外任; 通进银台司职司接受并进呈章奏; 三班院负责武官三班使臣的注拟、升移、酬赏等事。旋即以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即副相。

这时,奸邪险伪的王钦若受真宗宠信。王钦若结党营私,排斥异己。王曾不想与他抗衡,有时还拉拢一下,但王钦若始终视王曾为眼中钉。天禧元年(1017),王钦若出任宰相。就在这年,王曾买下贺皇后家的旧房子。贺家还没搬走,王曾便让人担土堆在门口,贺家向真宗告状。第二天,真宗把这事告诉王钦若,王钦若不失时机地奏罢王曾的参知政事,让他出知应天府(府治宋城,今河南商丘)。到任后数年,民间讹言有飞妖作祟,说它状若帽子,在空中飞来飞去,人人惶恐。王曾传令夜里大开里门,谁人再敢传言,马上逮捕,谣言遂止。

事后不久,王曾调知天雄军(军治元城、大名,今河北大名),旋即参知政事,官衔升为吏部侍郎兼太子宾客。

当朝天子真宗病重,刘皇后预政专权。刘皇后是华阳(今四川成都)人,幼年而孤,15岁随同乡龚美流落京师。刘氏擅长播鼗(一种小鼓),渐渐闻名开封,被当时还是皇太子的赵恒纳入宫,备受宠爱。大中祥符五年(1012),立为皇后。真宗病重,刘皇后乘机干预朝政。皇太子赵祯虽然奉诏监国,但他年仅11岁,政事一决于刘皇后。

对此,朝中大臣深为忧虑不安。

王曾见状,去找钱惟演。钱惟演的妹妹嫁给龚美,与刘皇后攀上亲。王曾对钱惟演说: “太子年幼,非宫中不能立; 加恩太子,则太子安; 太子安,刘氏的地位也就稳固了。”钱惟演深以为然,奏白刘皇后,太子赵祯得以保全。

乾兴元年(1022)二月十九日,真宗驾崩,刘氏大权在握。王曾奉命入殿起草遗诏: “皇后辅立皇太子,权听断军国大事。”刘氏党徒、奸相丁谓硬要王曾去掉“权”字,王曾斩钉截铁地说: “皇上年幼,太后临朝,已是国运不兴。称‘权’还足以示后人。且增减诏书有法则,想破坏这法则吗?”丁谓胆怯了,不敢再坚持。这个“权”字虽让已是太后的刘氏不满,但没激怒她,政局稳定下来。

赵祯即位,是为仁宗。王曾进官礼部尚书。群臣商议太后临朝的仪式,王曾请按东汉制度,太后坐在皇帝的右边,垂帘听政。丁谓却力主仁宗仅每月初一、十五日两次上朝接见群臣,军国大事由太后决断; 非大事命呈宦官雷允恭,由他转奏。王曾道: “皇上、太后不在一处,而权柄交给宦官,祸乱将起。”丁谓不听。

此后,丁谓与雷允恭勾结弄权,专横跋扈。丁谓为了固位专权,把已被排挤出庭的前相寇准、李迪一贬再贬,必欲置之死地,以防他们再被起用。王曾说对寇李二人贬责太重,被丁谓指为“寇党”,王曾只得缄口,把愤恨埋在心里,寻求时机。丁谓的任意妄为激起朝野愤慨,京师流传这样一首民谣:“欲得天下宁,当拔眼中钉; 欲要天下好,莫如召寇老。”那“眼中钉”指丁谓,“寇老”乃寇准。刘太后见丁谓闹到这般地步,开始对他不满。王曾见状,遂借雷允恭擅移真宗陵穴一事,奏白刘太后,说丁谓与雷允恭相互勾结,包藏祸心,图谋不轨。刘太后大怒,诏令杖杀雷允恭,斥贬丁谓。

奸相丁谓终于败在王曾手下。

三、宰相任上



丁谓被逐后,余党未除,他刚被贬出朝廷,便有人为他喊冤叫屈。当朝天子仁宗年幼,刘皇后仅仅垂帘听政,发号施令,但令发出后执行与否,执行得怎样,深居内宫的太后就鞭长莫及了。一时间,局势颇为严峻。

位居参知政事的王曾果敢料理政务。他为人端正,铲除丁谓、雷允恭又立首功,正直的大臣都信赖他。刘太后见状,遂拜王曾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会灵观使。不久,兼任户部尚书,进位昭文馆大学士、玉清昭应宫使。

王曾成了执掌朝政大权的宰相。

他上任后,克尽职守,整饰朝政。选名士孙奭、冯元为仁宗的师傅,贬抑奸邪,荐引贤俊。一次,仁宗对他说: “臣僚上疏,大多邀功请赏。”王曾道: “只要陛下贬抑钻营的小人,推重恬静的贤士,便可使那些小人难以谋私而易于罢退他们。”王曾嫉恶如仇,容不得任何人胡作非为,又极为大度,宽以待人。他初为宰相时,枢密使曹利用位居其上。进为昭文馆大学士、玉清昭应宫使后,入宫谢恩,曹利用仍想位居其上。仁宗和太后坐在承明殿上,等王曾等入朝,负责朝见仪式的门使不敢得罪曹利用,又不敢得罪王曾,迟迟不能排定上朝的位次。仁宗遣人催促,王曾厉声对阁门使说: “只奏宰相王曾等入殿谢恩!”曹利用无奈,只得位次王曾入朝,心中怏怏不平。不久,曹利用的从子曹汭被指控为图谋不轨而被杖死,曹利用受到牵连。王曾上疏替他开脱,刘太后说: “卿曾说利用强横,今日怎又为他辩解?”王曾道: “利用恃恩强横,故臣曾据理折其傲气。今给他加上大恶的罪名,则不是臣所明白的了!”太后怒气稍消,从轻发落了曹利用。王曾明辨是非,持重难动摇。一年夏天大雨,京师讹传汴河决口,洪水将至,京师人人惶恐,准备出逃。仁宗问王曾如何是好,王曾说: “河决,奏报未到,那就是讹传,不必费神! ”不久证实,根本无决口之事。

王曾深为仁宗和朝臣所倚重。

然而,刘太后对王曾始终不满。当初,是他坚持太后只能摄理国政,坚决不同意去掉“权”字。太后受册命,准备御大安殿,他又以非礼阻止。逢节上寿,太后的亲戚纷纷谒见,王曾又多所裁抑。对诸如此类的事情,刘太后极为怨恨。天圣七年(1029)六月,真宗倾尽财力修建的玉清昭应宫遭雷击起火,化为灰烬。王曾兼领玉清昭应宫使,刘太后借此罢免了王曾,把他贬出京师,到老家青州做知州。不久,以彰德军节度使身份知天雄军。

明道二年(1033)三月,刘太后寿终正寝,仁宗亲政,擢王曾为天平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判河南府(府治洛阳、河南,今河南洛阳)。第二年,任命他为最高军事机构枢密院长官——枢密使。翌年,拜尚书右仆射兼门下侍郎、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封沂国公。

王曾又回到宰相位上。

王曾为相,进退士人,都不让外人知道。有人对此不满。一次,范仲淹对他说: “公开地任用贤人名士,是宰相的职责。公德高望重,惟缺这一点。”王曾道: “作为执政大臣,把恩赏全揽到自己身上,那怨恨归谁?”范仲淹叹服。

有名吕夷简者,寿州(今安徽凤台)人,咸平进士,王曾第一次做宰相时,他是参知政事,谨事王曾,王曾力荐他为相,后遭贬。待王曾二度入相时,吕夷简早已复相,位居王曾之上,他不把王曾放在眼里了,事多专断。王曾大为不满,二人政见常有分歧,王曾遂上疏辞职。仁宗问他: “卿亦有所不足吗?”就在这时,外边传言吕夷简纳贿,王曾遂奏白仁宗。仁宗召问吕夷简,吕夷简不服,二人在仁宗面前争辩不休。仁宗大怒,将二人一同罢免,王曾以尚书左仆射、资政殿大学士身份出判郓州(州治须城,今山东东平)。

王曾的宰相生涯从此结束。

四、猝死郓州知州任上



到郓州第二年,即宝元元年(1038)冬,王曾暴病而亡,享年61岁。仁宗闻讯,诏赠侍中,谥曰“文正”。

王曾眉目如画,一表人才。为人端厚、谨重,在朝为宦,进止有礼; 闲时平居,寡言少语。年轻时,与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杨亿同为侍从。杨亿好戏谑,爱与人开玩笑,与王曾说话总是一本正经。他对人说: “鄙人不敢与他开玩笑! ”王曾平生极为节俭。他当宰相时,有个朋友的儿子来京,去看望他,王曾留他吃饭。饭后,王曾送他数轴简纸,打开一看,都是他人写完后剪裁下来的。

王曾死后10余年,仁宗亲篆其碑曰“旌贤之碑”,后改其乡曰“旌贤乡”。大臣赐碑篆,自王曾始。仁宗死后,继立的英宗诏令择仁宗朝的将相配享,群臣共推王曾为第一。

妻李氏,是名相李沅的女儿。李沅是洛州肥乡(今属河北)人。王曾赴京应试,李沅正在宰相位上,想从应试举子中物色一个女婿,他看中了王曾,对夫人说: “我找到了一位佳婿!”把王曾的品学夸赞一番,然后说: “此人今科不第的话,后定高中,为公卿。”当时,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太平兴国二年(977)状元、宰相吕蒙正也向王曾求婚,王曾听到李沅的话后,说: “李公知我! ”遂答应李家。

王曾无子,养子王,又过继弟弟王皡之子王绎为后。王绎官至兵部郎中、秘阁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