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君臣关于“创业与守成孰难”讨论的启示
1.守成之难,在于统治者志趣骄逸,侈务不息,失其道也
贞观十年,唐太宗谓侍臣曰:“帝王之业,草创业与守成孰难?”尚书左仆射房玄龄说:“天地草昧,群雄竞起,攻破乃降,战胜乃克,由此而言,草创为难。”对此,魏徵提出不同意见,他说:“帝王之起,必承衰乱,复彼昏狡,百姓乐推,四海归命,天授人予,乃为不难。……侈务不息,国之衰败,恒由此起,以斯而言,守文则难。”(《贞观政要》,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页,以下引文只注明页数)后来魏徵进一步指出,尽管大多数统治者“皆欲配厚德于天地,齐高明于日月……然而克终者鲜,败亡相继,其故何哉?所以求之失其道也”(第7页)。所谓失其道者,就是忘记初衷,背叛过去,不能继续实行正确的政治路线,最终重蹈历史覆辙。
2.守成之难还在于统治者骄傲自满,治而忘乱,安而忘危,存而忘亡,贪图享受,腐败堕落,脱离群众
魏徵认为,历史上的许多统治者,处于开创基业的时期“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天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第15页)。傲物纵情,其结果只能是意志衰退,滋生腐败,内生乱结,脱离群众。“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第15页)贞观十五年,唐太宗再次提出“守天下难、易”的问题,魏徵明确回答“甚难”,唐太宗反辩说:“任贤能,受谏诤则可,何谓为难?”魏徵说:“观自古帝王,在于忧危亡间,则任贤受谏。及至安乐。必怀宽怠,言事者惟令兢惧,日陵月替,以至危亡,圣人所以居安思危,正为此也。安而能惧,岂不为难?”(第21页)
3.创业与守成孰难之争的实质在于事业成功之后如何不忘本,不变质,永葆青春
唐太宗君臣讨论创业与守成孰难的问题,意义非常深刻,其实质就在于人们胜利了,成功了,富裕了,怎样使创业的初衷、以往的优良传统作风与战斗意志不改变,怎样去发展新的事业,尽管大多数人都认识到了这个问题,但很难处理好这个问题。不少失败者难道不正是在这点上犯错误吗?他们都是自己背叛自己。列宁有一句名言:忘记过去就是背叛。所谓忘记过去,就是忘记初衷,忘记远大目标,忘记为大多数人服务,忘记谦虚谨慎,忘记艰苦朴素,等等。
现代领导者,在创业与守成问题上所要考虑的问题,可以从《贞观政要》中得到许多启示。人们往往在创业之初,总是怀着崇高理想,团结奋斗,唯恐有失。然而成功之后,只图享受,骄傲自大,脱离群众,逐渐走向反面。如何才能保持一个人、一个集团的生机与活力,只能从自身去探索,去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