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
《大学》原是《礼记》中的第四十二篇,约为秦汉时期儒家的作品。宋朝的程颢、程颐兄弟把它从《礼记》中抽出来,编次章句,南宋时朱熹在程氏兄弟改编的基础上继续加工,作《大学章句》,并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从此,《大学》成为儒家经典。
关于《大学》的作者,程颢、程颐认为是“孔子之遗言也”,将其分为“经”一章,“传”十章。其中“经”是孔子的言论,曾子口述;“传”是曾子的见解,由曾子的学生记录而成。
朱熹在作《大学章句》时提出:将“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称为三纲,“格物、致知、诚意、心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称为八目。三纲是最高境界,八目中“修身”是根本,前四目是修身的方法,后三目是修身的目的。
《大学》是古人有关修身、做人、治国理政的哲理,包含着最高最美最深远最广博的学问。古代孩童八岁入小学,学习识字、洒扫、礼节等日常应对知识;十五岁入大学,又称太学,学习修身、做人、治理政事的知识。汉代郑玄在《礼记目录》中说:“名曰‘大学’者,以其记博学可以为政也。”“大学”为博学,即广泛地、更多地学习之意。朱熹说:“大学者,大人之学也。”大学即大人之学、广博之学、大众之学、修身之学、为政之学。
《大学》认为修身是根本,修身的途径是格物致知,朱熹在《大学》章句中说,“格,至也,物,尤事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所不到也”,就是穷尽事物之理。有解释说:“格,去也,格去物欲之蔽。”似各有理。但是,必须了解社会实践在认识和修身中的重要作用。
《大学》是讲修身、做人、做事、治国、理政的书,自宋以来成为“四书”之一,为仕、农、工、商、学必读之书,对以后中国社会的发展起过重要的作用。书中某些内容的内涵,随着社会的发展已经陈旧过时,但其基本原则和要求还是正确的,学习它有一定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