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无私
道德修养旨在提高道德境界,使人的道德水准和境界不断升华。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无私”是君子修身养德的重要内容。
“无私”一词最早出于《礼记·孔子闲居》篇,孔子提出“三无私”作为人的行为榜样和根据:“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人的境界和行为也要同样的高风亮节,像天一样覆盖万物而无一丝厚此薄彼;像地一样承载万物而无一丝亲疏之别;像日月照耀万物一样而无一丝分配不均,达到“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
“天地”无私
传统文化中,圣人之道乃秉承天道而来,必须与“天”“地”相通,并且具有“天”“地”之德,“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就是说,天地是最公正无私的。儒家倡导道德和仁政,提出以“礼”规范人的思想和行为,因此“礼”被称为“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一次,鲁哀公问政于孔子,子曰:“礼者,政之本也,是以君子不可以不修身也;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知天才能知人,知人才能事亲,事亲才能修身,所谓乃民以“天地之经”为则也。儒家思想提倡遵循天道以规范人的行为,提高人的道德素质为价值取向,鼓励人修身、事亲、知人、知天。这样做,君子才能逐步达到天地无私的修养境界。
孔子提出做人要效法天地之道,奉公无私,恪尽自己的职分。一次,鲁国季氏将要攻打附属国颛臾,冉有、子路两人参见孔子,说道:“季氏将对颛臾使用武力。”孔子说:“冉求!这难道不应该责备你们吗?颛臾,先王曾任命它主持东蒙山的祭祀,是社稷之臣,为什么要去攻打它呢?”冉有说:“季氏要这么干,其实我们两人也不想。”孔子说:“冉求!我听有句话说:‘能够施展自己的力量就任职;如果不行,就该辞职。’不去扶持需要帮助的人,这应责备谁呢?”冉有说:“颛臾城墙坚固,离季氏采邑很近。现在不把它占领了,日后会给其子孙造成威胁。”孔子说:“冉求!君子最痛恨那种有意不说自己私念贪欲,却一定另找借口的态度。我听说过有国有家的人,不忧虑贫穷,而忧虑财富不均;不担忧民众太少,而担忧国家不安定。因为财富分配均匀,就无所谓贫穷;百姓安定,国家就不会倾危。如果这样,远方的人还不归服,那就要修明礼乐仁德来感化他们。像颛臾这样已经归顺的附属小国,便要尽力保护他们,使他们安居乐业,而不是去攻伐。现在你们两个相辅季氏,远处的人不来归服,不但没有向季氏灌输‘礼乐仁义’思想,反而想在国境以内使用武力。这是在其位而不谋其政、不履行自己职责的表现啊。”
孔子讲求仁、克己、公正、无私,是圣人、君子应必备的德行修养。一次,子夏问孔子说:“三王之德,参于天地,敢问何如斯可谓参天地矣?”孔子说:“与天地参,故德配天地,兼利万物,与日月并照,照明四海而不遗微小。此谓奉三无私以劳天下。”子夏说:“敢问何为三无私?”孔子说:“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奉斯三者以劳天下,谓之‘三无私’。其在《诗》曰:‘帝命不违,至于汤齐。汤降不迟,圣敬日跻。昭假迟迟,上帝是祗,帝命式于九围。’是汤之德也。”子夏蹶然而起,负墙而立,说:“弟子敢不志之!”孔子所提出的三无私精神,是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是对古代圣人的德行与德政的总结。圣人治理天下,以天下为天下人之天下,克己奉公,想方设法为天下人民谋福。
因公废私
现代社会里,人与人之间你争我夺、尔虞我诈,为了蝇头小利,不择手段。有些有权势者更是为了一己私利,以公谋私,以私害公,甚至是因私废公、挟私报复。相比之下,中国历代先贤克己奉公,坚守节操,一心为民、为公、为国,堪称后人楷模。举几个例子,看看古人的为公之心。
春秋时期晋国,有一次晋平公问祁黄羊说:“南阳县目前缺个县令,依您的高见,应该派谁去担任较合适呢?”此时,祁黄羊毫不迟疑地回答说:“叫解狐去担任最合适了,我相信他一定能够胜任!”
平公惊奇且不解地问他:“奇怪了,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你为什么还要推荐他呢?”祁黄羊说:“您只问我什么人最能够胜任,您并没有问我他是不是我的仇人呀!”
于是,晋平公就派解狐到南阳县去上任。解狐到任后,果然替那里的百姓解决了不少事,大家都感谢他、称颂他。
过了一些日子,晋平公又问祁黄羊说:“现在朝廷少一个法官。依您看,谁最能胜任呢?”祁黄羊说:“我想祁午应该是能够胜任的。”这时候平公又奇怪起来了,他不解地问道:“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你推荐自己的儿子,难道不怕别人说你自私吗?”
祁黄羊说:“您只问我谁可以胜任,并没问我祁午是不是我的儿子呀!所以我推荐了他。”晋平公最后还是派了祁午去做法官。的确,祁午当上了法官,大公无私地替百姓解决了许多诉讼案件,因此而深受人们的欢迎与爱戴。
孔子听到这两件事,非常称赞祁黄羊,说:“祁黄羊说得真是太好了!他推荐人的标准,完全是适才而用,不会因为他是自己的仇人心存偏见而不推荐,也不会因为祈午是自己的儿子怕人议论而不推荐。像祁黄羊这样的为人,才真的称得上是‘大公无私’啊!”
宋朝御史赵抃,二十七岁中进士,历经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三朝为官。他重视自身的修为,刚正无私,爱民惠民,声誉远播。
赵抃任殿中御史时,恪尽职守,“弹劾不避权幸,声称凛然,京师目为‘铁面御史’”。宋仁宗任命好奉承拍马的陈旭担任枢密副使(相当于副宰相),赵抃立即上表弹劾,指出陈旭“欺君罔民,损公利己,专务谄悦陛下左右”。他见仁宗不予理会,几月间连续上了十七本奏章,反复向仁宗讲述治国和用人的道理,并举出大量事实说明陈旭贪渎不公,担当此要职必贻误国家,直至仁宗将陈旭罢免。赵抃这种坚持正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韧劲、一追到底的精神,令人钦佩。
赵抃办事秉公无私,处处以国家大局为重。在议论朝政时,大臣范镇经常和他发生争议,人们都认为他二人不和。一次,范镇因有过失受到宋神宗指责,神宗问道:“范镇为人到底怎样?”赵抃首先说:“范镇是忠臣。”神宗又问道:“你何以知道?”赵抃说:“仁宗皇帝有一次身体失调卧病在床,范镇就率先上奏,请求仁宗皇帝立太子以安定社稷民心。奏章一百天后才批下来,范镇为这事急得头发和胡须都白了,他不是忠臣是什么?”退朝后,有人问他:“范镇总是反对你,你为何替他说话?”赵抃说:“我和范镇之争乃为公不为私,岂能因一己之私而废弃公道!”
能够“忍辱不怨”是备受圣贤大德们所推崇和提倡的,是一种了不起的德行。孔子曾讲“以直报怨”,直就是公平正直的意思,金忠的所做所为不正是这样吗?而老子则更高层次的讲“以德报怨”,这对人的要求就更高了。
大公无私
人非圣贤,或多或少皆有私心杂念,这是人之常理。但是为了一己之私,或者是一个家族的私利、一个小集团的私利而损害国家民族的利益,那就是大私,就是国家民族的罪人。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有些人的私欲也在膨胀,贪污腐败成风,由原来的贪污几百万,到现在的动辄上千万、甚至是多少个亿,由原来的领导个人贪污发展到现在的集团腐败。这其中,各级掌权领导的“贤内助”起到了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然而,让我们看看古代的贤内助是如何一心为国为民,替君分忧的。
有人曾用“上马能战下马能谋”“嫁给了绝世帝王”“一代贤后”来形容长孙皇后短暂的一生。也有人评价说,唐太宗大治天下,除了依靠他手下的一大批谋臣武将外,也与他贤淑无私的妻子长孙皇后的辅佐是分不开的。
关于任贤纳谏,唐太宗深受其益,他常对左右说:“人要看到自己的容貌,必须借助于明镜;君王要知道自己的过失,必须依靠直言的谏臣。”他手下的谏议大夫魏征就是一个敢于犯颜直谏的耿介之士。魏征常对唐太宗的一些不当的行为和政策,直截了当地当面指出,并力劝他改正,唐太宗对他颇为敬畏,常称他是“忠谏之臣”。但有时在一些小事上魏征也不放过,让唐太宗常觉得面子上过不去。一次,唐太宗兴致突发,带了一大群护卫近臣,要到郊外狩猎。正待出宫门时,迎面遇上了魏征,魏征问明了情况,当即对唐太宗进言道:“眼下时值仲春,万物萌生,禽兽哺幼,不宜狩猎,还请陛下返宫。”唐太宗坚持出游,魏征却不肯妥协,站在路中间坚决拦住唐太宗的去路。唐太宗怒不可遏,下马气冲冲地返回宫中。
唐太宗回宫见到了长孙皇后,犹自气愤填膺地说:“一定要杀掉魏征这个老顽固,才能一泄我心头之恨!”长孙皇后问明了缘由,也不说什么,只悄悄地回到内室穿戴上礼服,然后面容庄重地来到唐太宗面前,叩首即拜,口中直称:“恭祝陛下!”她这一举措弄得唐太宗满头雾水,吃惊地问:“何事如此慎重?”长孙皇后一本正经地回答:“妾闻主明才有臣直,今魏征直,由此可见陛下明,妾故恭祝陛下。”唐太宗听了心中一怔,觉得皇后说的甚是在理,于是满天阴云随之而消,魏征也就得以保住了他的地位和性命。由此可见,长孙皇后不但气度宽宏,而且有过人的机智。
长孙皇后与唐太宗的长子李承乾自幼便被立为太子,由他的乳母遂安夫人总管太子东宫的日常用度。当时宫中实行节俭开支的制度,太子宫中也不例外,费用十分紧凑。遂安夫人时常在长孙皇后面前嘀咕,说什么“太子贵为未来君王,理应受天下之供养,然而现在用度捉襟见肘,一应器物都很寒酸”。因而屡次要求增加费用。但长孙皇后并不因为是自己的爱子就网开一面,她说:“身为储君,来日方长,所患者德不立而名不扬,何患器物之短缺与用度之不足啊!”她的公正与明智,深得宫中各类人物的敬佩,谁都愿意听从她的安排。
长孙无忌是长孙皇后的哥哥,文武双全,早年便与李世民是至交,又辅佐李世民赢取天下,立下了卓卓功勋,本应位居高官,但因为他的皇后妹妹,反而处处避嫌,以免给别人留下话柄。唐太宗原想让长孙无忌担任宰相,长孙皇后却奏称:“妾既然已托身皇宫,位极至尊,实在不愿意兄弟再布列朝廷,以成一家之象,汉代吕后之行可作前车之鉴。万望圣明,不要以妾兄为宰相!”唐太宗不想听从,他觉得让长孙无忌任宰相凭的是他的功勋与才干,完全可以“任人不避亲疏,唯才是用”。而长孙无忌也很顾忌妹妹的关系,不愿意位极人臣。万不得已,唐太宗只好让他做开府仪同三司,位置清高而不实际掌管政事,长孙无忌仍要推辞,理由是“臣为外戚,任臣为高官,恐天下人说陛下为私”。唐太宗正色道:“朕为官择人,唯才是用,如果无才,虽亲不用,襄邑王神符是例子;如果有才,虽仇不避,魏征是例子。今日之举,并非私亲也。”长孙无忌这才答应下来,这兄妹两人都是那种清廉无私的高洁之人。
长乐公主是唐太宗与长孙皇后的掌上明珠,从小养尊处优。将出嫁时,她向父母撒娇提出,所配嫁妆要比永嘉长公主加倍。永嘉长公主是唐太宗的姐姐,正逢唐初百业待兴之际出嫁,嫁妆因而比较少;长乐公主出嫁时已值贞观盛世,国力强盛,要求增添些嫁妆本不过分。但魏征听说了此事,上朝时谏道:“长乐公主之礼若过于永嘉长公主,于情于理皆不合,长幼有序,规制有定,还望陛下不要授人话柄!”唐太宗本来对这番话不以为然,回宫后随口把魏征的话告诉了长孙皇后。长孙皇后却对此十分重视,她称赞道:“常闻陛下礼重魏征,殊未知其故;今闻其谏言,实乃引礼仪抑人主之私情,乃知真社稷之臣也。妾与陛下结发为夫妇,情深义重,仍恐陛下高位,每言必先察陛下颜色,不敢轻易冒犯;魏征以人臣之疏远,能抗言如此,实为难得,陛下不可不从啊。”于是,在长孙皇后的操持下,长乐公主带着不甚丰厚的嫁妆出嫁了。
此后,长孙皇后还派中使赐给魏征绢四百匹、钱四百缗,并传口讯说:“闻公正直,如今见之,故以相赏;公宜常秉此心,不要转移。”魏征得到长孙皇后的支持和鼓励,更加尽忠尽力为国。也正因为有他这样一位赤胆忠心的谏臣,才使唐太宗避免了许多过失,成为一位圣明君王,说到底,长孙皇后也功不可没。
贞观八年,长孙皇后随唐太宗巡幸九成宫,回来路上受了风寒,又引动了旧日痼疾,病情日渐加重。太子承乾请求以大赦囚徒并将他们送入道观来为母后祈福祛疾,群臣感念皇后盛德都随声附和,就连耿直的魏征也没有提出异议,但长孙皇后自己坚决反对。她说:“死生有命,富贵在天,非人力所能左右。若修福可以延寿,吾向来不做恶事;若行善无效,那么求福何用?赦免囚徒是国家大事,道观也是清静之地,不必因为我而搅扰,何必因我一妇人,而乱天下之法度!”她深明大义,终生不为自己而影响国事,众人听了都落下了眼泪。唐太宗也只好依照她的意思而作罢。
长孙皇后的病拖了两年时间,在贞观十年盛暑中崩逝于立政殿,享年仅三十六岁。弥留之际尚殷殷嘱咐唐太宗善待贤臣,不要让外戚位居显要;并请求死后薄葬,一切从简。
唐太宗并没有完全遵照长孙皇后的意思办理后事,他下令修建了昭陵,气势十分雄伟宏大,并在墓园中特意修了一座楼台,以便皇后的英魂随时凭高远眺。这位圣明的皇帝想以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对贤妻的敬慕和怀念。
长孙皇后用她贤淑的品性和无私的行为,不仅赢得了唐太宗及宫内外知情人士的敬仰,而且为后世树立了贤妻良后的典范,到了高宗时,尊号她为“文心顺圣皇后”。
儒家强调的“大公无私”“德配天地”等道德理念,成为历来人们所追求的美德和理想人格。只有道德高尚的人才能够承担起维护真理和正义的历史使命,才能够以无私的境界和仁德的胸怀感化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