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外交文化·玄奘游学印度

中华传统文化·外交文化·玄奘游学印度

玄奘(602—664)姓陈,名祎,洛州维氏(今河南偃师维氏镇)人,唐代高僧,著名佛教学者、旅行家、翻译家。通称三藏法师,俗称唐僧。玄奘13岁为僧,刻苦钻研佛经,曾到四川、湖北、河南、河北、山东求教曾僧名师,深感佛经译本缺乏、决定亲自去佛教圣地天竺学习。627年(贞观元年),玄奘离开长安,经凉州出玉门关,经瓜州(今安西)进入沙漠,孤身一人在沙漠中行进,险些渴死。第二年夏天到达印度。628年至631年参观恒河流域著名佛迹,访问高僧。后到印度最大寺院——那烂陀寺学习,受到隆重欢迎。他从印度最有声望的学者戒贤法师受学。研究印度的因明学(逻辑)、声明学(音韵学)、婆罗门经典、医方术数、《瑜珈论》。玄奘在那烂陀寺学习5年,又用6年时间,走遍印度大小一百余国,在游学期间,他同一些学者展开辩论,没有能驳倒他的人,因而名震天竺。此后,又回到那烂陀寺,担任了《摄大乘论》的主讲。他在印度各地宣传大乘论,影响很大。玄奘在印度留学15年,643年(贞观十七年)回国,646年1月24日到达长安,唐太宗派宰相房玄龄迎接,玄奘到洛阳拜见唐太宗后回长安。从贞观二十年起,用19年时间译经、论75部,1335卷。玄奘还将他在印度历经100余国的见闻,撰写成《大唐西域记》,是一部10万余字的古典游记。为研究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孟加拉及中亚等地的山川、气候、物产、人情、风俗及古迹传说提供了珍贵的资料。玄奘还把老子《道德经》译成梵文,介绍给印度,还把《秦王破阵乐》介绍给印度。他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杰出贡献。玄奘死后,民间流传他的故事,因此,元朝吴昌龄写《唐三藏西天取经》杂剧,明朝吴承恩写小说《西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