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经济文化·牙行

中华传统文化·经济文化·牙行

中国古代和近代城乡市场为买卖双方介绍交易、评定价格、提供仓储食宿并抽收佣金的居间商。牙行起源于汉代,始称驵,驵侩,到唐代称牙、牙郎、牙侩,至宋、元、明初,称经纪、行老等,其活动只限于说合买卖。牙行的正式称谓出现于明代中末期。以前的牙多属个体经营,活动方式主要是在各居商停客的店和堆放货物的邸之间往来说合。明初,朱元璋曾想以邸、店、牙合而为一的官店来代替牙人,但实际上官店不仅没有代替牙人的活动,有些牙人却仿照官店形式,发展成了拥有铺面、堆栈以及客房等设备,雇有帐房、庄客、看货、帮手等必要人员的牙行。明中期以后的牙行持有官府发给的牙帖,有官牙和私牙之分。至清代,由于有帖之家视牙帖为奇货,父子相传,也有的一人领帖,多人经营,加之无帖私牙渐多,至使牙行泛滥,其职能也从介绍交易,提供食宿仓储发展到自营买卖,代办运输、起卸、报关,代客垫款收帐等,活动范围日渐扩大。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牙行为广大农民和手工业者的剩余产品进入市场牵线搭桥,促进了商品流通的发展。但同时也有操纵价格、垄断行市,甚至坑蒙拐骗的行为,对商品流通产生消极影响。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不断发展,一些商人竭力摆脱牙行的干预。特别是鸦片战争后,有的牙行演变成外国洋行搜刮中国农副产品的代理人,声望和势力逐渐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