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医药文化·十剂

中华传统文化·医药文化·十剂

宣、通、补、泄、轻、重、涩、滑、燥、湿十类药物和方剂的总称。《本草纲目》记载:“药有宣、通、补、泄、轻、重、涩、滑、燥、湿十种,是药之大体也。”中医认为,宣剂,“宣者布也,散也,……如承流宣化之意”。认为香附、抚芎、山栀、青黛、苍术、白芷、南星、桔皮、桃仁、红花、山楂、神曲等,为宣化行散之剂。通剂,“味薄者通,故淡味之药谓之通剂”。认为木通、猪苓、防己等,泄滞通利之剂。补剂,认为生姜、炒盐、甘草、五味子、黄药,是五脏之补剂;茯神、生地黄、芎、当归皆气血之补剂。泄剂,“去闭当作去实,经云,实者泄之,五脏五味皆有泄”。认为芍药、甘草、黄连、石膏、泽泻等,可泄五脏之闭。轻剂,“轻可去实”,“黄麻、葛根皆轻剂也”。重剂,“重可去性”。认为“铁粉、雄黄、硃砂、紫石、沉香等,皆重剂。滑剂,涩则气著,必滑剂以利之”。认为“冬葵子,榆白皮之属是也。”涩剂,认为“涩可去脱,牡蛎、龙骨之属是也”。燥剂,认为“燥可去湿,桑白皮、赤小豆之属是也”。湿剂,认为“湿可去枯,白石英、紫石英之属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