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学·清代墨学·关于《墨子》的校注

墨学·清代墨学·关于 《墨子》 的校注

清代自乾嘉时期起,考据之学大盛,在这种风气下,对墨子的校注取得了重大进展。

清初,傅山有《墨子大取篇校释》,是为清人注墨之始。陈梦雷、蒋廷锡有《墨子汇考》,汇集了有关墨子的资料。(在《古今图书集成》中)

乾隆时,毕沅作《墨子注》(1883年撰),是第一部校注《墨子》全书之力作。他吸收了同时人卢文弨、孙星衍、翁方纲的成果,遍览唐宋类书古今传注所引,正其伪谬,匡正脱失,于其古字古言,通以声韵训故之原,使许多疑问豁然得解。毕书虽尚有疏误,但功不可没,在当时和后世影响甚大。

其后,出现了大批读《墨子》札记,就书中某些字句进行考辩,如朱亦栋《群书札记》、洪颐煊《读书丛录》、王念孙《墨子杂志》、戴望《墨子校记》、张文虎《墨子随笔》、俞樾《墨子平议》等,都对墨学有所贡献。而专书则有张惠言《墨子经说解》(1793年撰)、苏时学 《墨子刊误》 (1867年撰)、王树枏《墨子斠注补正》 (1887年撰) 等。

清代注墨的集大成者是孙诒让(1848—1908)的《墨子间诂》 (1895年初版,1910年定本出版) “间诂”取自许慎注汉淮南王刘安书为《鸿烈间诂》,“间者发其疑牾,诂者正其训释”。孙氏属于经古文学派,以三十年之功力,集毕沅以后一百余年之墨学研究成果。“凡诸家之说,是皆从之,非皆正之,阙略者补之。……旁行之文,尽还旧观。讹夺之处,咸秩无紊。盖自有《墨子》以来,未有此书也。”(俞樾《墨子间诂序》)全书包括正文十五卷,附录有《墨子篇目考》《墨子佚文》《墨子绪闻》《墨学通论》《墨家诸子钩沉》,资料甚为丰富。不过孙氏不懂自然科学和逻辑学,因而其《墨经》注释不及其他篇。

其后,王闿运有《墨子注》 (1903年撰),曹耀湘有《墨子笺》(1906年撰)、沈湛约有《墨子经说校正集解》,邓云昭有《墨经正文解义》 (1896年撰) 等专书。

札记类则有王景曦《墨商》、刘师培《墨子拾补》、于鬯《墨子校书》、陶鸿庆《读墨子札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