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学·经和经学
“经”字最早见于周代铜器铭文。《说文》:“经,织纵丝也。”这是“经”的最初意义。“经”作为书名,最早见于《国语·吴语》的“挟经秉桴”。“经”本来不独指儒家经典,比如,墨家就有《墨经》,只是后来才为儒家独有。作为儒家典籍的“经”的含义,说法不一,比较普遍的一种说法是,“经”即常道,指垂教万世、永恒不变的真理。这是东汉班固在《白虎通义》中发挥的见解。可以说,儒家典籍取得独尊地位后,“经”就被赋予了这样的含义。
儒家的经书,孔子之前有六部,即《诗》、《书》、《礼》、《易》、《乐》、《春秋》。其中的《乐》在战国时失传。所以汉武帝时立经学博士,只立了五经。以后又有了七经、九经、十二经、十三经之名。关于七经,有三种说法: (1) “六经”加《论语》; (2) 东汉为《易》、《书》、《诗》、《礼》、《春秋》、《论语》、《孝经》; (3)“五经”加《周礼》、《仪礼》。九经也有不同说法: (1)《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论语》、《孝经》; (2) 《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氏传》、《公羊传》、《榖梁传》(杨伯峻《经书浅谈》导言,中华书局1984年7月第1版)。唐文宗太和年间,刻十二经于石,立于国学,这十二经是 《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公羊传》、《榖梁传》、《论语》、《孝经》、《尔雅》。至宋代,《孟子》被提高到经书的地位,这就是传统的十三经。
“经学”即是随着“经”的产生而出现的训解、阐述、议论“经”的学说。“经学”一词,最早见于《汉书·兒宽传》:“宽为掾,举侍御史。见上,语经学,上说之。”但经学的源头,后世学者往往推到子夏和荀子。实际上,近世学者一般认为《周易》中的《卦辞》、《爻辞》是西周初的作品,《尚书》是夏商周三代的部分历史文献的汇编,《诗经》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的诗歌,《礼》(《仪礼》)成书于东周时代,而《春秋》则是鲁国史官记载的编年史。这些书的成书,有的距孔子有几百年,其间必有人一代一代地进行传播和整理,孔子只不过是一个集大成者。这个过程中,这些传经的先师们,难免会有个人的意见和取舍,因此可以说,随着经书的出现,经学也就滥觞了。不过,经学作为中国封建时代的统治学说,蔚为洋洋大观,则开端于汉武帝时期。
由于儒家经书在封建社会所处的至高无上的地位,经学也成为封建社会的盛学。经学书籍汗牛充栋,仅《四库全书总目》中著录的经部书籍就达一千七百余部,约两万卷。许多学科都在经学的羽翼下发育发展。经学的发展,粗略地按两条线索交替进行。其一注重义理,如:西汉今文经学、魏晋玄学化经学、宋明理学化经学,其覆盖面几乎涉及整个西汉以后的哲学。其二注重名物训诂,如东汉古文经学、清代乾嘉汉学、音韵、训诂、考据等学科则随其发展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