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与道教·对修身养性的强调·刚健与柔弱

儒学与道教·对修身养性的强调·刚健与柔弱

孔子的学说以“仁”为本,其哲学思考不离开人伦日用,强调贴近现实生活,参与社会变化,着力培养人们的一种积极有为的刚健精神。孔子的刚健精神大致有这么几种含义:其一是“为仁由己”,首先培养自己的“刚、毅、木、讷”的精神;其二是“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立人、达人,是仁爱精神的体现;其三是自强不息,刚健有为。孔子自己身体力行,为了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他周游列国,“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他“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在教学上,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以自己的实际言行表现了儒学所倡导的刚健有为精神。

孟子以孔子所提倡的刚健精神为基准,刻画了一个具有阳刚之气的顶天立地的大丈夫形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大丈夫以做“仁人”为人生理想,为了实践仁义,可以勇敢地“舍生取义”(《孟子·告子》)而在所不惜,像孔子所说的那样,“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这种大丈夫气概千百年来成为激励志士仁人不惜牺牲生命而追求真理的精神动力。

荀子则将儒家这种刚健精神化为人类向大自然开战的力量。他提出人生之道即是顺应自然、改造自然,人类的最高理想即是以“理天地”而达到与天地参。

“天地生君子,君子理天地。君子者,天地之参也,万物之总也,民之父母也。无君子,则天地不理,礼义无统。”(《荀子· 王制》人生的任务就是尽自己的力量去治理自然,因此,荀子曾豪迈地说: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因物而多之,孰与聘能而化之!思物而物之,孰与理物而勿失之也!”

“愿与物之所以生,孰与有物之所以成!”(《荀子·天论》)荀子强调制天、用天、化物、理物、成物,表达了他希望人类积极地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改变事物、管理事物,将人的刚健精神作用于大自然,使天地万物莫不“尽其美,致其用”,人成为大自然的主人。

遗憾的是,荀子虽然主张改造自然,但他又受道家无为而治思想的影响,不赞成在深入研究自然的基础上来治理自然,他说:“唯圣人为不求知天。”(《荀子·天论》)在他看来,“不为而成,不求而得,夫是之谓天职。如是者,虽深,其人不加虑焉;虽大,不加能焉;虽精,不加察焉。夫是之谓不与天争职”(《荀子·天论》)。荀子不求知天,只求制天。可是,不了解自然的发展规律,又如何寻找到制服自然的方法呢? 荀子认为,“人能群”。“群”的力量是伟大的,“群道当,则万物皆得其宜,六畜皆得其长,群生皆得其命”(《荀子·王制》)。依靠众人团结的力量就可制服自然,“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荀子·王制》)。可见,荀子强调的刚健精神是十分可取的,是鼓励人奋发向上,积极有为的,但也有不足之处。如果说孔子发扬“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是为了奔走救世,那么,荀子发扬“制天命而用之”的精神则是为了改造自然。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刚健精神的弘扬,在历史上都曾起过十分积极的作用。

道家提倡的精神与儒学有所不同。老子的学说以自然为基点,他认为宇宙的根本是自然之道。自然是“无为”的,人应循道而行,以“无为”为本,无为才能无不为。那么,人在生活中如何体现“无为”而达到“无不为”呢? 老子提倡柔弱精神。他说:“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老子》)“道”的运用是以柔弱为特征的。老子以水为喻,来说明柔弱之精神。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强,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四○章)

水从表面上看柔弱无比,可谓“柔情似水”,但一旦聚集起来,则无坚而不摧。这是由于水具有不断运动的生命力,柔弱以“生”为本性,故可以战胜坚强。“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弱,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老子》七六章)老子从一切都向其相反方向转化的辩证观点出发,认为柔弱是一种生长的势力,它最终必定战胜刚强。由此,老子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态度,主张贵主张贵柔、守雌,反对刚健进取。《吕代春秋》评价说:“老子贵子贵柔。”(《吕氏春秋·不二》)贵柔成为道家精神的重要特征。

儒学重刚健,道家贵柔弱,这两种不同的处世精神在后来的《易传》中有所统一。《易传》的作者在当时“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系辞传下》)的学术思潮的推动下,融合儒道精神,提出了“刚柔相推而生变化”的观点,用辩证思想将“刚柔”有机地结合起来。

首先,《易传》的作者站在儒学的立场上,以刚健作为矛盾的主导方面,强调刚健在刚柔对立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彖传》)的著名口号,认为“其德刚健而文明,应乎天而时行,是以元亨”(《大有卦· 彖传》)。发扬刚健精神,又顺应自然规律而为人处事,便能大吉大利。

孔子观水论德(中华书局版《孔子圣迹图》)

其次,《易传》又吸收道家的观点,提出了“刚柔相推而生变化”(《系辞传上》)的观点,认为柔弱会转化为刚健,刚健也会转化为柔弱,两者的相互作用是事物变化的动力:“刚柔相摩,八卦相荡。”唐孔颖达疏曰:“阳刚而阴柔,故刚柔共相切摩,更递变化也。”刚柔的相互作用,相互转化是不断进行的,由此而推动事物的变化与发展,创造出一个日日新的世界。世界上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丰卦·彖传》)因此,只有在发扬刚健精神的同时也充分注意到柔弱在刚柔转化中的作用,才能促进刚柔的矛盾向进步的方向不断发展。

最后,《易传》提出,“知柔知刚”,主张刚柔相应以合乎正中之道。《易传》认为,刚健应该始终占主导的方面,为此就应该协调与柔弱的关系,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态度。例如,在“柔皆顺乎刚,是以小亨,利有攸往,利见大人”(《巽卦·彖传》)时,刚健就安居支配地位来领导柔弱。在“无攸利,柔乘刚”之时,刚健要采取行动,或战胜柔弱,或保持低姿态,甚至在必要时,可以居于柔下,以达到最终不被柔弱战胜的目的。刚健与柔弱在动态中达到平衡,而刚健又始终占主导地位,这表达了《易传》作者在儒家立场上融合儒道所提出的新思路,这对儒学以后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刚健与柔弱体现了儒道所崇尚的两种不同的精神与品格,它们经《易传》的融合而构成了对立统一的关系,从而使早期儒学的刚健精神得以发展而形成了刚健与柔弱并济的风格。这种刚柔并济的风格在培养人的气质,塑造人的品格方面曾起了重要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