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大精深的宋明理学·性论集成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婺源(今属江西)人。他是二程的四传弟子。虽说是四传,但人们习惯于“程朱”联称。这是因为朱熹在理学发展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朱熹是理学心性学说的集大成者,我们通过他的心性理论可以了解理学心性学说的概貌。
记得刘师培曾说:所谓理学就是伦理学加心理学。这话虽然不能概括理学的全部内容,但至少指出了理学最主要的两方面内容。儒家创始人孔子强调学做人,他的学说可以说是一种人格伦理学。然在孔子那里,文质彬彬之君子丰仪乃在诗书之陶冶、六艺之践习,至于“性与天道”的深奥道理,虽聪明如子贡亦“不可得而闻”。此情况至孟子有所改变。孟子不复停留在伦理的层面上,而是进一步探求其人性的根据,以为仁义礼智,吾性备具,学问之道,只在就其发端,扩而充之。然孟子身后,此学不张。其间千余年来,有佛、老心性之学,谈空说无,至唐朝韩愈复以仁、义、礼、智实理说性,由此而启宋明理学家所谓“实学”与老佛“虚学”之对峙。二程等理学家循着孟子的理路,为儒家伦理建立形上学的体系,因而汇集儒家有关命、心、性、情、意、志等概念的片段论述,寻找这些本来不相联属的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建构起儒家的心性理论体系,经过几代人的努力,至朱熹而集其大成。
朱熹像(南薰殿旧藏《至圣先贤像》)
理学的所谓心性学说是讲心理学的。心理现象是一极其复杂而微妙的系统,要精确地描述心理活动的机制是有很大困难的。朱熹并没有给自己提出这样的课题。但他有选择地继承周敦颐、张载、邵雍、二程等理学家的心性思想,改造并利用佛、老的有关思想资料,已经建立起一套相当完整而深入底里的学说体系。这是本文所要讨论的内容。
应该指出,朱熹从多层面、多角度对心理现象加以分析,在其学说体系中,我们很难确定一种线性的逻辑顺序。所以对下面所述各概念的定位及其相互关系,既要分开单独来看,又要前后比较统合来看,这样或许能得到明晰、全面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