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越文化·十巧夺天工的吴越工艺文化·绚丽多彩的吴越工艺美术
(1) 陶瓷
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用陶土烧制的器皿叫陶器;用瓷土制胎,再施高温玻璃釉,最后经高温烧成的器皿叫瓷器。吴越是我国较早产陶瓷的地方。陶器的出现,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了新石器时代。中国最早的陶片发现于江苏溧水县白马回峰山的神仙洞,距今约十万年左右。这块泥质红褐色陶片火候低,质地疏松,说明是新石器时代早期的产物。到了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由于农业的发展,居住生活的进一步稳定,陶器的制作进入繁荣时期。吴越地区所见河姆渡文化和马家浜早期文化——罗家角类型,属新石器时代中期,陶器的制作,已趋成熟。有了夹炭黑陶、夹砂陶、夹蚌陶,比泥质陶进了一步,硬度高了。在制法上,除手制外,还有了慢轮修整法。在陶器表面有花纹装饰和刻画。尤其可贵的是,在马家浜文化还发现了白陶与彩绘,这为瓷器的产生创造了条件。进入文明社会后,陶器的制作,手艺更高。吴中宜兴陶器至今有名。
宜兴素有“陶都之称”。宜兴位于太湖西畔,无锡西南。宜兴丁蜀镇有一种粘米,耐火性、可塑性极强,适用制陶器。宜兴制陶历史悠久,东吴后期至西晋时期,起码可以肯定已有烧制,这可以“均山窑”遗址为证。均陶造型优美,釉色浓重,颜色以蓝色为主。宜兴陶器尤以紫砂陶器出名,风格独特,古色古香。紫砂制造始于北宋,盛于明清。紫砂工艺品种类多,紫砂壶是其佼佼者。紫砂壶始于何时,尚无确考。但有一点肯定,明中叶时已较发达。龚春是后人可考的第一位著名壶匠。据说,他的壶是从金山寺老和尚那时学来的。龚春制出的紫砂壶,造型奇特,质地细腻而有光泽,深受国内人欢迎。龚春以后,出了一大批著名的壶人。至清代乾隆时代,紫砂壶制作达到顶峰。紫砂壶是陶文化与茶文化相结合的产物。紫砂壶的透气性极强,用紫砂壶泡茶,茶香浓郁,色泽清新。而且常喝紫砂壶茶,对身体有益。饮茶是中国人的一种爱好,紫砂壶的出现,使饮茶更具情趣。自明中叶开始,对紫砂壶与阳羡茶(阳羡为宜兴古称)的品评,就成为一种比较突出的文化现象。绍兴文人徐渭(1521—1592)《阳羡壶论茗》称:“虎丘春茗妙烘蒸,七碗何愁不上升,青箬旧封题谷雨,紫砂新罐买宜兴。”
紫砂壶艺的进步,和所处时代的艺术氛围分不开。万历年间,时大彬和名士陈继儒、王时敏及松江画派诸人交往密切,这使他的壶艺达到精美绝伦的程度,成了一代著名的壶艺宗师。时大彬是紫砂壶的光大者,他的作品造型秀美。端庄,款识书法闲雅。嘉庆以后,紫砂壶器进一步汇集文学、书法、篆刻、堆塑、金石艺术于一身,成为综合艺术的“多媒体”。这和陈曼生对题刻技术的发扬光大分不开。陈曼生是书法家和金石家,出于对紫砂的酷爱,参预了紫砂壶的创作。陈曼生把诗、书、画引进到壶的题刻上,大大提高了紫砂壶的文学艺术价值。从此,由杨彭年制作、陈曼生题刻的“曼生壶”广传于世,影响越来越大。
1912年以前,是宜兴紫砂壶发展的“古壶期”。民初以后,宜兴紫砂业历经战乱,日渐凋零。至解放前夕,宜兴紫砂陶工仅剩二十余人。这是“民初壶期”。1954年,宜兴重建紫砂工场,专门承制高档茶具。次年,招收了六十一名艺徒,“紫砂新秀泛春华”,从此,宜兴紫砂陶业走上健康发展之路。一直到80年代初,这是“早期壶期”。“早期壶”受时代及齐白石、徐悲鸿等大师的影响,其艺术风格是:造型朴实纯真;胎土坚密、光泽温润;款识简单统一。1982年以后,进入“现代壶”期。追求独特求变,其风格妍丽多彩、充满个性。
瓷器是在陶器发展基础上产生的。中国的瓷器产生于商代。自商至秦汉,是瓷器发展的初级阶段,称原始瓷时期。吴越地区是较早生产瓷器的地方。周朝时已有青瓷。春秋时,越国生产的原始瓷器水平已很高,胎质趋于细腻,品种也较多。越国灭亡后,一度中辍。秦汉时,原始瓷器的生产再度兴起,以后,数量逐渐增加,质量也趋于完好。东汉时,吴越原始瓷器的生产开始向成熟瓷器转变,越地是我国最早生产成熟瓷器的地方。据上虞小仙坛东汉晚期窑址瓷片分析,其烧成温度达1260℃—1310℃,瓷质烧结好,吸水率低。瓷器通体施釉,釉层厚、透明,表面光泽,淡雅清澈。瓷器的烧制成熟,是我国陶瓷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由于瓷器比陶器坚固耐用,清洁美观,又造价低,原料分布广,所以,一经产生,便在吴越地区得到了广泛的传布。六朝时期,浙江是全国主要产瓷区。浙江到处有窑场,据分析,有四个瓷业系统,即浙东的越窑、浙南的瓯窑、浙中的婺州窑、浙西的德清窑。前三个点烧青瓷,德清窑烧黑瓷为主。
越窑是六朝时期南方制瓷手工业的代表。它不但时代连续,窑址分布广,而且瓷器产量最大,质量最高。东吴时,仅上虞就有三十多处越窑窑址,西晋有六十多处。其特点,胎体坚硬细腻,釉汁厚而均匀,釉色以淡青、青绿、青灰为主。点染酱褐釉斑风盛行,比较显现。造型由简洁趋向规整,甚至受佛教影响,还有莲花纹。瓷器品种繁多,样式新颖,造型浑厚庄重。茶具、餐具、文房用具、容器、盥洗器、灯具和卫生用瓷,样样具备。瓷器已渗入到生活的各个领域,逐渐代替了传统的漆、木、陶、金属制品,为人们的生活用具开拓了一个广阔的领域。
越窑的鼎盛时期是唐朝。越窑的名称也是此时有的。越窑的繁荣,和国内外需求量的增加分不开。其时,越窑青瓷,釉层均匀,色如千峰翠,呈青黄或青绿色,滋润而不透明,隐露精光。“茶圣”陆羽称越瓷是唯一的上品,类玉似冰。著名诗人皮日休《茶瓯诗》称越瓷“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魄起”。晚唐开始,越窑还专门替宫廷制作精品瓷器,由于此类精品,只准宫廷用,“臣庶不得用”,故称秘色瓷。秘色瓷的水准还要高,著名诗人陆龟蒙专门作了一首《秘色越器》诗,称“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五代时,吴越国王钱氏尤好越瓷,越窑烧制的瓷器,比唐代有较大进步。特别是大量烧制的“秘色瓷”,质地细腻,瓷面光洁,器形规整,正是瓷器之极品。当时,吴越为求太平,经常以秘色瓷进贡中原各朝,一直到亡国。宋朝接管越窑后,曾委派官员继续督造贡瓷。此后,越窑逐渐衰落。
越窑的衰落,和龙泉窑的逐步兴起是分不开的。龙泉县位于浙南的瓯江上游,这里的瓷土蕴藏量很大,又有燃料松柴,开窑条件很好。且交通方便,成品可顺瓯江到达温州,再转运明州出口。龙泉的窑址很多,尤以大窑为代表。大窑初烧于五代末北宋初。由于龙泉的烧窑条件好,而上林湖、窑前寺等官窑失去政治支持,龙泉窑逐渐代替越窑。
南宋后,都城南迁,浙江成为重地。临安城内建立官窑,民间窑更多,著名的有余杭窑、余姚窑、哥弟窑及龙泉窑。由于外贸出口的繁荣,制瓷业达到浙江的顶峰。官窑仿汴京官窑特征烧制,釉色莹澈,多色青带粉红,紫口铁足,深受世人欢迎,列宋五大窑之首。哥弟窑为章生一、章生二兄弟所建,两窑水平差不多,惟风格不一,哥窑古朴厚重,颜色以朱色居多,有开片;弟窑清新秀丽,无纹片,颜色以粉青、翠青为主。两窑均属龙泉青瓷系统。
龙泉窑本身有一个发展过程。北宋时,继承了越窑风格,以生产碗、盘、壶等日用品为主,造型工整,底部修理平滑。至南宋中期,龙泉窑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器物造型淳朴,器底厚重,圈足宽阔而矮,十分稳重。元时,受北方游牧民族风俗的影响,追求高大雄伟,胎体厚重,造型也深沉粗犷。除造型上力求高尚典雅外,龙泉青瓷还对釉药进行了改进,创造出了其色调可与翡翠媲美的粉青和梅子青釉,使青瓷晶翠温润,丰厚雅素,真可谓人造青玉。此外,龙泉瓷在装饰手法上也有改进,变传统的刻花、印花为堆塑、贴模和浮雕。为了突出美丽的釉色,纹饰少而精,技艺相当高。龙泉瓷向有“薄如纸,明如镜,青如玉,声如磬”之誉,是我国青瓷工艺的巅峰。
南宋至元代是龙泉窑的鼎盛期,据记载那时“瓯江两岸,瓷窑林立,烟火相望,江上运瓷船舶来往如织”。(《龙泉县志》)明中叶后,随景德镇等地制瓷业的兴盛,龙泉窑逐渐衰落。
(2) 雕塑
雕塑包括雕刻和捏塑两类。吴越地区的雕塑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七千多年前的河姆渡时代已有着精湛的雕刻工艺。 河姆渡人雕刻艺术品的材料相当讲究,有象牙、骨和木等质料,设计奇巧,寓意更是十分深奥。题材以鸟为主,其次有太阳、鱼、蚕等形象及几何形图案。大多施刻在一些蝶形器、匕、器柄、桨等实用器及装饰品上。刻工精细,刀法娴熟。今所见河姆渡人雕刻作品很多,最有代表性的是双鸟朝阳象牙雕刻,正面部位用阴线雕刻出一组图案,中心为一组大小不一的同心圆,外面刻有似烈焰的光芒,表示为光芒四射的太阳。在太阳的两侧刻有栩栩如生、昂首相望的双鸟。这是河姆渡原始艺术中的精品。
吴越地区夏朝以来的早期雕塑作品今已不多见。今所知的著名雕塑工艺,多显于唐后。东阳木雕显于唐,青田石雕始于宋,乐清黄杨木雕始于元代。木雕的发展,与豪华建筑的建设联在一起。唐时,东阳经济繁荣,出过不少达官富人,人称“唐代衣冠有婺东,名家阀阅旧称雄”。中国人注重房屋建筑。发迹的达官富人,多喜建宗祠、造厅堂宅院。为显示自己的显赫,这些房子的装修多很豪华漂亮。这些都是靠能工巧匠的辛勤雕塑来实现的。豪华木结构建筑越多,木雕业便越发达。东阳木雕就是这样发达起来的。唐时,东阳木雕业已有很大发展。据记载,唐末乾符年间,东阳冯高楼村冯宿、冯定两兄弟分别官至吏部尚书、工部尚书后,回到家乡建造了豪华的住宅,“高楼画槛照耀人目,其下步廊几半里”,能把住宅装饰得如此华丽,可见当时雕刻技术之高。从东阳文化馆所珍藏的一尊罗汉木雕像来看,人物造型简练,刀法娴熟,线条流畅,风格朴实,艺术水平很高。苏州捏像也是唐代才有的。它是名闻全国的“塑圣”杨惠之创造的。到了宋代,吴县人袁遇昌把塑制神、佛像的艺术运用到捏塑“泥娃娃”上。他塑的泥孩儿,小口微张似在咿呀学语,甚至连未闭合的囟门都塑了出来,很有生气,被人誉为“天下第一”。后因虎丘出了一种适宜捏塑的“滋泥”,泥塑的中心移至虎丘。
到了明清时代,随着江南经济的繁荣,吴越地区各类雕塑工艺欣欣向荣。东阳木雕业达到黄金时期。东阳卢宅最能代表此期东阳木雕业的水平。卢氏是外地迁居东阳的婺州望族。卢氏从明永乐到清中叶,中举做官者不乏其人。在此期间,陆陆续续建起了今天所见的卢宅。这是一座完整的明清住宅建筑群。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肃雍堂。肃雍堂是卢氏大族的公共厅堂,是卢宅的主轴线,建筑规模和地位都十分突出。不论斗、拱、梁、枋、檩,凡是可以雕刻的地方,都刻上了花纹、线脚,描上了彩画。进入屋内,满堂是目不暇接的色彩和乱花迷目的镂刻图案,极尽东阳木雕的技能。肃雍堂建筑装饰木雕表明,东阳木雕已有了一套完整的艺术风格和装饰手法,题材也十分广泛。清中叶后,东阳木雕艺人还开始从事家具的装饰雕刻。苏州的红木雕刻,在明清两代,已名闻远近,并出了不少木雕名家。如明代木雕艺人鲍天成,长于雕刻各种器物,其造型制作,别具匠心。清代艺人杜士元为宫中所刻一块屏风,上雕五百罗汉,人称“精细绝伦”。宁波人更聪明,他们把雕刻和朱红漆、金箔装饰结合起来,创造了朱金木雕。还和骨、贝结合起来,创造出了宁波骨木镶嵌。
近代以后,吴越民间工艺事业发展更快。东阳木雕开始摆脱为建筑、家具装饰的附属地位,开始生产纯商品性的外销工艺品。青田石雕也走上外销之路。据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说明书》记载,光绪十八年(1892),青田县山口村商人季兆鋆等七人到法兰西贩卖石雕工艺品后,营业额日增,乡人纷纷效法,到外国去贸易,“视远历重洋如归村市”。近二十年来,亚洲各国及其他各洲之大城市,“无不有青田石商之足迹”,“每年经商外国者不下千余人”。尤为可喜的是,青田商人还十分注重参加国际比赛。1896年,林天如拿了石雕参加在美国田纳西州举行的欧洲商品交易会,获三等奖。1909年参加南洋劝业会展,获金银牌奖章。1915年,又参加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获特别奖。此后又参加意大利、比利时赛会,均获奖牌。这样,青田石雕之名享誉全球。
吴越地区的雕塑工艺品,种类很多,主要有木雕、石雕、竹雕、砖刻、骨雕、捏塑六种。
吴越地区的木雕业很发达,著名的有东阳木雕、苏州红木雕、温州黄杨木雕、宁波朱金木雕、宁波骨木镶嵌。苏州人自明清以来,擅长红木雕刻。红木雕刻虽有用于建筑和家具装饰者,如门窗、栏干、飞罩、挂络、围屏,但更多的是用在盘、盒、匣、文具箱、梳妆箱等小件器物上。一般是在板片上附以精致的雕刻,也有加以细巧的金银丝、玉石镶嵌的。画面有人物、山水、花鸟等。苏州红木雕的艺术风格是疏朗灵活、润厚清逸、运刀含蓄。温州的黄杨木雕以用黄杨木为雕刻原料而得名。黄杨是一种矮小的常绿灌木,生长缓慢。黄杨木一般要生长四五十年才能用于雕刻。黄杨木质地坚韧,表面光泽,纹理细腻,硬度适中,色彩黄亮。一般直径在三至五寸左右,所以,只适宜于雕刻小型人物,供案头欣赏。黄杨木经精雕细刻磨光上蜡后,能同象牙雕相媲美。随着年代的久远,颜色由浅而深,给人以古朴感,十分逗人喜爱。温州是我国黄杨木雕的主要产地。朱子常(1876—1934)是最著名的黄杨木雕刻大师。《虞初近志·巧工偶记》称他“雕刻绝精,尤擅佛像……神态如生,了无斧凿痕。”1909年,他的作品“济癫和尚”参展南洋劝业会,获优等奖。人称此作品刀法圆转流畅,衣纹轻盈透体,造型栩栩如生,人物清新隽逸。后来,温州逐渐形成了一批从事黄杨木雕生产的艺人队伍和以朱子常为代表的艺术汉派,黄杨木雕事业欣欣向荣。
东阳木雕是一门综合性的木雕工艺,是真正的“木雕之乡”。东阳木雕用材较广,除红木、黄杨木外,还使用浮雕材(如椴木、东北松、白杨木)、彩木镶嵌材(如白桃木、桑木、檀木)、发香防蛀材(樟木)。东阳木雕艺人常用平凿、圆凿、翘头凿、蝴蝶凿、雕刀、三角凿六大类三十多支工具,经九道工序,灵活运用十一种方法,将木头雕刻成各类精致美观、形神兼备、栩栩如生的木雕艺术品。东阳木雕的基本艺术风格是多层次、散点透视、保留平面。保留平面是关键,散点透视和多层次是为了保留平面需要而采用的手段。东阳木雕品种繁多,有近万个花色品种。欣赏品有屏风、壁挂、台屏、插屏等,生活用品有各种箱、橱、台、柜、成套家具等。东阳木雕构图饱满,雕工精细,层次分明,玲珑剔透,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艺术风格。楼永明是最著名的艺人,有“雕花状元”之称。他的《西湖之春》插屏,至今仍悬挂在人民大会堂浙江厅,赢得了很多人的赞赏。
至于宁波的朱金木雕,重头在朱金装饰,向有“三分雕刻,七分漆匠”之说。所以,雕刻并不十分精细,而漆工的修磨、刮填、上彩、贴金、描花却十分讲究。正是这种工艺,使朱金木雕产生了富丽堂皇、金光灿烂的效果。宁波的“千工床”、“万工轿”最能体现朱金木雕的工艺水平。
青田石雕是我国的主要石雕产地,有“石雕之乡”之称。青田石是一种叶蜡石,质地细嫩,天然色彩丰富,便于雕塑出各色各样的石雕。传统石雕有文具、生活用品、图章、瓶盆、小台屏、动物、人物、山水风景、建筑装饰等。现在已发展到五百余种。青田石雕的艺术风格基本有两条,一是多层次镂雕,二是因材施艺,因色取俏。大型石雕《西湖全景》《雁荡山》立体感强,是用多层次镂雕的代表作。而张仕宽的《葡萄山》,只见一丛葡萄,老藤虬枝,间有新蔓缠绕其间,串串葡萄,圆润饱满,令人馋涎欲滴,更加上一只小松鼠,跳跃寻食,静中有动,是因材取俏技艺的代表作。
吴越竹刻的主要产地是黄岩、奉化、象山。我国的竹刻工艺发展于唐宋年间。吴越约在清代已有很大发展。同治年间,黄岩有一家刻竹店“师竹馆”,专门替人刻竹对联、翎简、朝珠盒等翻簧竹刻品。解放以后,黄岩翻簧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翻簧是一种在竹簧上雕刻的艺术。翻簧竹刻制作相当精密,如一只六角形的茶叶盒是由14块簧板拼制成的,任凭你怎么细看,也找不出一条拼缝来。又如在薄薄的簧片上雕刻各类图案,没有高超的浮雕技术根本雕不出。黄岩翻簧以色泽优美、花色多样、庄重大方、朴素雅致著称。奉化翻簧比较粗朴,实用性强,制作坚固。象山的竹根雕刻也很有名。
苏州虎丘的捏相与无锡惠山的泥人是吴越地区最著名的泥塑工艺。两者不完全相同,虎丘捏相是塑真,即按真人形象捏制成泥像。据说苏州捏相艺人捏相时,先打量一下对方特征,静思一下,然后边聊边捏,只消几分钟时间就成。或捏成头像,或捏成像后,加以粉彩点画,配上须发、服饰、四肢,可以活动。可惜,光绪后,此项绝艺失传了。
惠山泥人则完全是一种泥塑工艺品。约出现于明代中后期。起初,捏制泥人是农家一门副业,农闲或过节,捏些泥人去卖,换取柴米油盐及零用钱,以补贴家用。到明末清初,泥人渐受人们欢迎,进入店铺出卖,从艺人员越来越多,惠山出现“家家善塑,户户会彩”的局面。清代有了专门的手工作坊,多时达三百余家,雇工二千多人,店铺四十余家,惠山街成了泥人街。乾隆南巡时,惠山泥人还被作为贡品上贡朝廷,由此名声大振。惠山泥人大约分两类:一类为“粗货”,一类为“细货”。两者风格不一。粗货的特点是线条粗犷,简洁、夸张,不注意细部的修饰,如“大阿福”夸张头部,缩小四肢,突出一种健美、憨厚、喜庆的风格。细货的特点是精致细腻,线条柔和。多取材于戏曲神话故事、民间传说,注重人物性格、形象、神情的刻画。由于泥人题材多源于生活,表达了劳动者的情趣与意愿,体现了人们祈求吉祥和顺、扬善惩恶的心态,故极易引起人们的偏爱、共鸣。清末的丁阿金是最著名的艺人,他善捏戏文人物,人称“要戏文,找阿金”。他的《蟠桃会》是泥人中精品,场面宏大,人物容貌迥异,神采飞扬。惠山泥人“搭搭满(整体感强,显得饱满),细细减(造型简练、夸张),色色爆(色彩清亮、鲜艳)”,有浓郁的地方色彩,至今仍受人们欢迎。
温州的瓯塑也值得留意。瓯塑始于北宋。开始多是些彩绘,建国后得到了改进,色彩多样化。瓯塑是一种融雕塑与绘画于一体的工艺。代表作是挂在人民大会堂浙江厅的风景壁塑《西湖全景》及挂在杭州西冷宾馆大厅的《雁荡秋色》。前者似少女,后者似壮士,充分体现了瓯塑艺术的精湛。
(3) 丝绸
吴越地区是我国最早养蚕织丝的地方。早在河姆渡文化时代,便已有养蚕织丝业。在以后的文明时代,太湖流域一直是我国主要的桑蚕基地,有“丝绸之府”之称。因为盛产丝织品,所以,以丝绸加工而成的工艺品也很多。
湖州双林绫绢 双林绫绢生产历史悠久,原始社会便有。三国时,很出名,“吴绫蜀绫”并称。南朝时出口外国。唐时被列为贡品。元以后,十分繁荣。双林绫绢品种、规格、花色繁多,用途广泛。绢可代纸作画写字。绫用于裱装书画。绫的缩水率与宣纸同,又比宣纸好,用绫裱字画,画面不打皱,不起翘,显得坚挺、优雅。尤其名贵书画,一经绫裱,身价百倍。用绢作画,雍容华贵,古朴文雅,是我国绘画艺术的极佳材料。
南京云锦、苏州宋锦、杭州织锦 织锦初以四川较发达,三国时,蜀锦已出名。五胡十六国时,宋帝刘裕把关中锦工迁至江南,成立锦署,从此,江南的织锦空前发展。南京、苏州、杭州、扬州、湖州等城市成为丝织物的中心。到后代,终于形成各具特色的南京“云锦”、苏州“宋锦”、杭州“织锦”和四川的“蜀锦”,合称全国四大织锦。苏州宋锦,色泽华丽,图案精致,质地坚柔。它因南宋时专供裱装书画得名。苏州宋锦在图案花纹上继承了古代规矩锦的传统,图案章法皆用“方胜”花纹,回旋眷顾,在对称严谨中显其变化;在色彩运用上,它不用强烈的对比色,而以几种明暗层次的颜色作渲晕,看上去艳而不火,繁而不乱。苏州有专门的宋锦厂。从工艺上讲,“织锦”是丝织工艺品中,组织结构最复杂,图案纹样最细腻,色彩交织最富丽的提花熟地织物。一般用蚕丝构成底组织,用人造丝织出鲜艳夺目的花纹。杭州织锦,近代以来,以织风景、人物而著称,产品以美术装饰品为多,织技精湛,色彩雅致,形象如生,水波的涟漪和凝睇的眼神都能表达在画面上。艺术处理上,运用了传统画法。配色上色彩对比调和,优美悦目,有的也采用“色晕”法,使其层次丰富,节奏感强。常用纹样,有九大类。织锦从纹样设计到出厂,一般要经过六道工序。“杭州织锦”是广销国内外的日用工艺美术品,在国内外市场享有盛誉。
(4) 刺绣
吴越地区是我国主要的刺绣产地。明清以来,江南刺绣风相当盛行,不仅穷人家的女孩子为生计而忙于刺绣,连富家的闺秀,也以此消遣时光,陶冶性情。流传至今的著名刺绣流派有苏绣、顾绣、瓯绣、宁波金银彩绣、海门雕绣、萧山花边、温州十字花台布等。
吴越地区刺绣历史悠久。据记载,春秋晚期已有“绣衣”一说。三国时,东吴丞相赵逵之妹赵夫人用针绣的《山川地势图》,形象逼真,令人称绝。从宋代开始,苏绣工艺日臻成熟。宋代苏绣追求绘画书法效果,从形似发展为神似,注重刻画花鸟人物的神态,而且用线也讲究颜色。绣画的针线细密,不露边缝。针法也很讲究,有抢针、套针、网绣等。绣画的出现,标志着苏绣已经走向成熟。南宋时,随都城的南迁,苏绣更加兴旺。连苏州城内多处街巷的命名也和苏绣有关,如“绣花弄”、“绣线巷”等。温州的瓯绣,是随南宋时期戏文的产生而逐步产生的。明代,上海的顾氏露香园还产生了著名的顾绣。露香园是明嘉靖进士顾名世筑的一座庭院。顾氏妇女擅长刺绣,但不出卖。顾名世卒后,家道逐渐中落,刺绣被迫出卖。顾绣的技法相当高,擘丝细过发,所绣山水人物,无不气韵生动,工致无匠,时人竟称为画绣。凡得到顾绣的人家,无不视为珍宝。董其昌称顾绣“八骏图”为当代一绝。明末以后,战乱频起,顾绣随之凋零沉沦,濒于失传。直到80年代始得恢复。清代,苏绣吸取了顾绣针线齐整、配色精妙的长处,技艺更趋完善,以“精细雅洁”出名。乾隆《上海县志》称苏绣“写生如画,他处所无”。而《吴县志·风俗》则称“刺绣工巧百出,他处效之者,莫能及也”。清代苏绣因此打入宫廷。那时,苏州有“绣市”之称,“闺阁家家架绣棚,妇姑人人习针巧”,是苏州刺绣风的真实写照。近代以来,随着海外贸易对苏绣需求量的增加,苏绣的发展速度更快,出现了一批有影响的名手。沈寿(1874—1921)是最有成就的一位苏绣艺术大师。她创造了“仿真绣”或称“美术绣”。她的作品屡次获国际大奖,深受西方人喜爱。她将苏绣针法归纳为十八种,由张謇记录成《雪宦绣谱》一书,使得苏绣针法流传后世。苏绣题材以花鸟、人物、楼阁为主。其种类有单面绣、双面绣、双面异色绣等。其中双面绣是苏绣中独具风格的绣种。它可以从正反两面欣赏,显示出苏绣艺术的精美、丝缕分别、色泽和顺,不露针迹,真是巧夺天工。苏绣与湘绣、蜀绣、粤绣,并称中国四大名绣。因它清雅、纤巧,兼具宫廷之富丽、民间之淳朴,又针法、设色极为考究,故被人称为“有生命的静物”、“东方的艺术明珠”。
(5) 编织
吴越地区编织历史也较悠久。远在6000多年前,便掌握了麻纺、麻织、麻编多种技术。今日的浙江,著名的编织工艺有如下多种。
台州麻草编织 台州地区人擅长编织麻网袋、草垫、草门帘、麻屏等多种工艺品。尤其是麻网袋,70年代以来,在牛仔裤风影响下,麻草织品成了时髦商品,少女、家庭主妇用它作书包、旅游兜、饭盒袋、装饰袋。如今,又盛行棉麻交织袋。每年的出口量相当大。
嵊县竹编 位于浙东的嵊县,既是越剧的故乡,又是浙江主要的竹编产地。嵊县竹编模拟动物,造型优美,神态逼真。经“花筋”(在篾片上印花纹)、“漂白”(对竹片、篾丝脱脂漂白)、“篮胎漆”(刮泥上漆)、“烫金”等工艺处理后,成为巧夺天工的“东方珍宝”。嵊县竹编在工艺技巧、品种质量上,名列全国同行之前茅。著名的艺术家俞樟根还被授予“工艺美术家”称号。
此外,浦江的麦秆扇、宁波的慈溪金丝草帽、宁波黄古林的草席等也有名。
吴越地区的工艺品还有很多,如湖州毛笔、硖石灯彩、龙泉宝剑、杭州王星记扇子、杭州张小泉剪刀等,限于篇幅,就不一一介绍了。(本节参考《绚丽多彩的浙江工艺美术》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