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文化·台湾土著民族及其民情风俗·台湾土著民族及其不同部分

台湾文化·台湾土著民族及其民情风俗·台湾土著民族及其不同部分

从现有的材料分析,在汉族移民入台之前,大陆上已有两次向台湾移民,或经过福建或直接从福建移入。

第一次迁入台地的是左镇人和长滨文化的主人,他们生活于旧石器时代的晚期,为北京人的后裔,大体于地球上最后一次冰期时向南迁,在距今一万年至三万年前通过闽台间的大陆架即今天的台湾海峡进入台湾地区。左镇人和长滨文化的主人,并不是长途跋涉直接从北方进入台地,而是从北方南迁后在福建地区生活了相当长的时间后才移进台地的。不久前,福建考古工作者在闽南东山岛发现了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一块人类右侧肱骨残断化石,称东山人化石,时间约距今一万年左右。这可证明,旧石器时代东山已有人居住了。1988年5月福建考古工作者在闽西清流沙芙洞口村的狐狸洞里,发现距今一万年前的更新世晚期清流一带已有人类活动了。无疑,这些清流人和东山人都是从北方迁来的。这些旧石器时代的左镇人以及长滨文化主人、东山人、清流人,同是北京人的后裔,有共同的血统,他们移动路线是华北——清流——东山——台湾。这样,人们看到,台湾早期人类与福建早期人类,有着血统的关系。台湾历史上曾有过飞人、鸡距人、小黑人,后来不见了。有人认为,那些人有可能是左镇人、长滨文化主人的后裔,后来因为不适应环境变化而被淘汰掉。也有人认为,他们属于尼格利佗种人,来自菲律宾,除一小部分与南亚蒙古人混合以外,都在激烈的种族战争中被消灭了。

第二次迁入台湾的大陆居民,是现在还生活在台湾的土著民族即高山族(也称山地同胞)的祖先,他们是在台湾成为海岛之后到台地的,其最早迁入者约在距今6500年前,最迟者约在2000年至2500年前。他们在历史上被称为“东鳀”人、“夷洲”人、“流求”人和“东番”人等,晚近也有人称之为“番族”(包括“生番”、“野番”和“熟番”),那是多带有贬意的称呼。高山族不是统一的民族,而是由几个部分组成的,其语言、生活习惯等都不相同。如今高山族主要生活于台湾的山区。

台湾的高山族,约有四十多万人,差不多占本省总人数的百分之二。高山族是比汉族更早来到台湾的民族,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已演化为两部分:一部分定居在平地上年代较久的并与汉族融合者称为平埔族。平埔族乃统称,由好几个部分组成:凯达格兰人(分布于基隆、淡水一带),噶玛兰人(分布于宜兰一带),道卡斯人(分布于新竹、苗栗一带),巴宰海人(分布于台中),巴布拉人(分布于大甲溪和大安溪之间),西拉雅人(分布于台南、高雄、屏东一带),水沙连人(或称为邵人,分布于日月潭附近),巴布萨人(分布于彰化大肚溪以南),安雅人(分布于嘉义和南投一带)以及雷郎人等,住山区的称山地同胞,住平地的称平地山胞,人口约十万左右,现已和汉族人很难区别。另一部分是受汉族影响较小,迄今多数仍居住在山区,并且保持着本民族原有习俗和语言者,称高山族,人口约三十三万左右。现时台湾的高山族,主要是指后面这部分,按他们的种族和文化特征是属于蒙古人种的一个分支,明清时称“番族”,在日本统治时期称为高砂族。1945年台湾光复后才改称高山族。高山族按不同的习俗和语言,实际上可分为九个部分(或称九个族群):泰雅人,7.6万多人,居台湾中部,分布在埔里以北的山区,有人称之为高山族的代表;布农人,3.5万多人,居住于中央山脉偏东之最高山地,分布在关山和玉里一带;曹人(也称朱欧人),7100人,居住于玉山以西的阿里山一带;赛夏人,约3900人,居住于阿里山和五峰山一带;鲁凯人,约6300人,分布在阿里山以南大武山以北地区;排湾人,6万多人,与汉族接触最早,居住于大武山以南到恒春一带;卑南人,约8000多人,居于卑南溪以南,知本溪以北的海岸地区;阿美人,约12万人,是高山族人口最多的一部分,居住于台东纵谷地带,即花莲和台东一带,多数在平地,文化程度较高;雅美人,约3500人,居于兰屿岛,同外界接触较少,多从事渔业为生。高山族大多居住在贫瘠、偏僻的山区,经济、文化较落后,但因所处的具体环境和外界影响的不同,各部族间的发展水平也不尽相同,其中排湾族已进入了封建贵族世袭制社会;而其他各族均不同程度保留着氏族制度的某些特征,过着半耕半猎的生活。几十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山族正在逐渐地汉化,跳跃式地发展。

不同部分的高山族迁台湾来自的方向和时间不尽相同。不过,他们中的一部分来自福建一带的闽越族即福建的土著族是可以肯定的。人们从台湾考古发掘的遗物,即近几年从台湾各地发掘出土的各种陶器中看到,它的形状及制作方法,都与往日在大陆各地发掘的极为相似,那可认为是大陆文化对台湾的延伸。

关于高山族的来源,陈碧笙先生在《台湾地方史》一书中,提出一条线索。他说,现在的台湾土著居民,不论是属于北部山居人(旧史所谓“生番”,“野番”),或者南部沿岸平埔人(所谓“熟番”或“平埔番”),大部分都是属于南亚蒙古人种的原马来亚人的后裔。原马来亚人的祖先最初发源于亚洲北部大陆,一支沿东部海岸南下,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南部沿南地区,古代叫百越(有于越、扬越、东瓯、闽越、南越等);另一支越长江上流南下,分布于五岭以西的西南峡谷地区,叫百濮。大概在新石器时代的中期或晚期,有一支越族自我国东南沿海分数批渡海到了台湾,一部分留下来与先住在那里的矮黑人相融合,后来大概就成为泰雅、赛夏、布农、朱欧等人的祖先;又一部分继续南移到菲律宾、加里曼丹、苏拉威西诸岛,也与当地的尼格利佗种人相融合,成为原马来人的某些支系。有段石锛很可能就是古越族制造、使用并传播到台湾及南洋诸岛去的,大约在同一时期,有几支越人和濮人也分作若干批到南洋群岛,与古印度奈西安种人相融合,成为原马来人,大部分马来人留下与原住那里的尼格利佗种人相融合,成为后来的真马来人,没有同尼格利佗人融合的部分,后来有一支经由菲律宾移入台湾,这些人大概就是排湾、阿美、卑南、雅美和平埔等人的祖先。这样,从大陆出发的两支南亚蒙古人种,最后仍在台湾汇合,北部泰雅人、赛夏人、布农人、朱欧人的祖先应是最早到达台湾的,他们来自大陆,所以至今仍保持古越、濮诸族的一些文化特征,如缺齿、去毛、纹身、黥面、猎首、吹口琴、着贯头衣、住干栏屋、行崖葬及室内葬,腰机纺织以及父子连名等。在南部,排湾人到达最早,以大武山为发祥地,最初住在平地上,后因敌不过文化比较先进的平埔人才退入山地。平埔人大概于1500至1600年前迁入台湾,占据西部、西北部和东北部沿海地区。卑南人、阿美人也相继而来,占据东部。雅美人来得晚,于公元6至8世纪间迁入红头屿。

中国古代有“闽在海中”之说,那是指闽越族在海岛中。闽即闽越族。闽越在历史上虽有“闽”和“越”的不同称呼,实是同一的,初时闽为族名,越为国名,后来合而为一了,成了闽越族(百越族的一个支系),因为他们的活动地区分布于我国东南沿海,所以后来泛指沿海地区的土著民族,最后则成了福建古代土著民族的专称。人们可以这么说,闽即越,即蛮、即番。台湾土著民族曾被称为“番族”,自是与此有关,因为台湾的土著民族有的系来自大陆,来自福建的土著族即闽越族,所以一直保留着大陆古代的一些神话传说,如泰雅人、布农人的“征日”传说,即把天上多余的日打下来的传说,那无疑是来自后羿射日的神话;有的一直保留着闽越族的崇蛇习俗;有的在住房建筑方面仍和古代闽越族的形式一样,等等。这些也都证明,台湾土著族与福建土著族即闽越族有血缘的关系。

从史籍记载看,早在先秦以前,台湾曾是越国的势力范围,由于这种关系,迁居台湾的闽越人,与大陆的越国人时有往来。后来又为什么不来往了呢?主要因为大陆实行海禁政策,特别是由于秦始皇、汉武帝等封建统治者多次下令迁徙沿海越人到内地,其结果必然使台湾与大陆相隔离。此后两地同胞也就失去了联系,到了三国时,吴国统治者试图再恢复先秦时与台湾的那种关系和联系,为此,便有黄龙二年(230)征夷州的事发生。这次吴国统治者派卫温、诸葛直率将士万人渡海,攻打夷州,可惜没有成功,反使士卒死了十之八九。这是一次得不偿失的举动,统帅卫温、诸葛直因此坐牢、杀头。吴国人沈莹可能当年参加过这场出征作战,后来年老时根据回忆,写成了《临海水土志》一书,介绍当时夷州的许多情况。从《临海水土志》一书中,人们不难看出,当时的夷州除了今日的台湾,不可能有别的地方。那里所描写的“山夷”人即夷州居民的风俗民情,多与越人相同,这也不难证明,台湾居民中至少有一部分与大陆越族人同属于一个种族,也就是说,他们是从大陆迁去的。

夷州到了隋代称流求,《隋书》载,隋代的统治者隋炀帝曾三次派人到流求活动。第一次掠人而返,第二次取布甲而返,最重要的是第三次于大业六年(610)发兵万余人打流求,去了一个多月,战果是虏男女数千人而归。这数千人可能是数百人之误。他们把虏到的人安顿到什么地方呢?明末福建人何乔远在其《闽书》中明确讲到,隋代掠琉球(流求)五千户,居福清福庐山的化南、化北二里。有人对此作了考证,认为五千户当为五十户,二百多人。福庐山也叫郭庐山,福庐山的化南、化北,在今福清县龙田附近。有人说这是台湾人民移居大陆之始。到了元朝大德元年(1297),福建省平章政事高兴,派省都镇抚张浩、福州新军万户张进率军队到琉求(台湾)察访,带回了一百三十多名土著族人,在福建住了一些时间,于第二年又将他们送回台湾。可见,早期两地还是有联系的。历史上闽台两地人民的来往,虽有间断过,可没有停止。这里人们不难看出台湾土著族(高山族)与福建的渊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