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越文化·雅俗共赏的吴越文学艺术·戏曲之乡多好戏

吴越文化·雅俗共赏的吴越文学艺术·戏曲之乡多好戏

江南戏曲始于南宋的“南戏”。北宋末南宋初,北人因战乱南徙,北方杂剧传到温州,和当地方言、民间小调相结合,于是产生温州杂剧或永嘉杂剧,以后称南戏。现在所知南戏剧本有一百七十种左右。剧情多根据唐传奇及江浙一带流传的故事编撰而成。《琵琶记》《荆钗记》《杀狗记》《白兔记》《拜月记》五部戏是影响最大的南戏作品。至今也是其他剧种的保留剧目。

南戏的出现,为明清传奇奠定了基础。明代杂剧作家中成就最大的要数徐渭。他的代表作是《四声猿》。他的杂剧充满浪漫主义精神,冲击了当时戏曲创作上陈陈相因的习气,对大戏曲家汤显祖的创作有直接影响。和汤显祖临江派对立的是苏州沈璟的吴江派。沈璟是吴江人,他和汤显祖同时代。他著有传奇十七种。其风格,前期追求文词绮丽、典雅,如《红藻记》;中后期比较注重“本色”,讲究“合律”,如《义侠记》,文词力求自然、朴实。其《景阳岗》一出至今原封不动保留。此外,有沈自晋、王骥德、袁晋、冯梦龙等剧作家。

明清之际,剧作家更多,如洪升、李渔等。洪升和孔尚任齐名,有“南洪北孔”一说,代表作是《长生殿》。江南还有丰富的戏曲理论,如王骥德、吕天成的《曲律》、《曲品》,有“论曲的双璧”一说。李渔的戏曲理代更完备。明清时代,江南是全国的戏坛中心之一。

目前,江南戏剧剧种有三百种之多。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1) 古老的昆腔

昆曲以产生于江苏昆山得名。它是我国现有剧种中最古老的一种,早在元末明初之际已产生。初称“昆山腔”,它和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同为明代南戏四大声腔。昆山腔最初只是民间小调、清唱,以后经过漫长的发展,才成为昆腔、昆曲。魏良辅、梁辰鱼是两位对昆腔作出极大贡献的人。以后,昆曲流传全国各地,形成南北两派。南昆流行于江南一带,风格清丽细腻。北昆流行于北京、河北一带,粗犷、豪放。昆曲最繁荣阶段,是明中叶至清中叶。此期,昆曲一直以“正声”的姿态出现,执中国剧坛牛耳二百余年。究其原因,一是剧目繁多,作家多为有才华的文人士大夫;二是昆曲流丽悠远,为其他剧种所不及,“听之最足荡人”。昆曲的表演,具有抒情性强、动作细腻优美的舞蹈化倾向。角色分工细,利于演员对人物、剧情的把握。此外,在化妆、造型、服装、道具等方面,昆曲也有一套格式。总之,昆曲本身的综合性、完整性、优美性,是其独占鳌头的根本原因。道光以后,昆曲开始走下坡路。这有多种因素,它本身的贵族化是主要因素。昆曲开始是雅俗共赏的剧种,群众基础好,因此发展快。后来,昆曲剧本的创作,越来越少,越来越雅,曲高和寡。特别是走进清宫,成为宫廷大戏后,路便越走越窄了,终于衰落。其他地方剧种却兴旺起来。昆曲在近代以后,或演变为地方昆曲,或为其他声腔剧种吸收,成为“祖剧”。

(2) 诸腔并蓄的乱弹诸剧种

浙江有“乱弹之乡”的称誉。所谓乱弹,是指在一个剧种中,包含有昆曲、高腔、皮黄、梆子、吹腔、滩簧、时调等。一百年前,流行在浙江的乱弹剧种约有几十个,现在主要有婺剧、绍剧、瓯剧、台州乱弹四种。婺剧原称金华戏、金华乱弹等。主要活动在金华地区、丽水、杭州地区。绍剧原名绍兴大班、绍兴乱弹、绍兴高调等,已有二百多年历史。瓯剧原名温州乱弹,也有百年历史。瓯剧曲调华丽流畅,伴奏也极为丰富多彩。乱弹诸剧种演出剧目、表演形式差异不大,有“天下乱弹是一家”的说法。

(3) 丰富多彩的滩簧诸剧种

浙江的滩簧有甬剧、姚剧、湖剧。江苏有常、锡滩簧、江阳滩簧等。甬剧又称宁波滩簧。擅长演清装剧及现代剧,采用宁波方言。语汇丰富,语言风趣,其曲调特色是清唱和快速叠词,口语化甚强,生活气息浓;不用大锣大鼓,只用轻巧的衬锣、衬鼓点缀,通俗易懂。姚剧又名余姚滩簧。主要曲调称“平四”。采用余姚话,语汇丰富,曲调变化灵活自由。湖剧又称湖州滩簧,俗称百花戏、本滩调。用湖州方言。

(4) 后起之秀越剧

越剧的历史不长,自形成至今不过八十多年,然而影响却遍及浙江及上海,江苏等地。越剧的发源地是浙江嵊县。越剧由当地民间小曲和“宣卷调”结合而成。越剧最早的雏形是一种自娱形式的歌唱活动。艺人是农民,后来半农半艺,农闲时外出卖唱。其后,模仿绍剧,丢下烟管,以毛竹做伴奏,称“的笃”班。再以后,一些艺人开始组班,称小歌班。1917年进入上海,越剧开始发生转折。进入上海后,为了站稳脚跟,招揽观众,小歌班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首先是道白改用浙江书面语并夹用上海话,吴语地区人都能听懂,观众越来越多了。在唱腔上,吸收了绍剧的一些唱腔,将平稳婉转与高亢、粗犷相结合。其唱调反映出江南地区民间丝竹音乐的特色。在表演上,学习了昆曲、京剧的身段、台步、亮相等形体动作的表演技巧、特别是学习了京剧中的武打动作。这样,越剧通过兼收并蓄,后来居上,成为江南最有影响的剧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