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文化·民族之邦风采异·宁夏回族的由来

宁夏文化·民族之邦风采异·宁夏回族的由来

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抚育中华各民族的儿女茁壮成长。在黄河上游的六百里宁夏平原上,由于深深地受益于它的惠泽,一个民族在那片肥沃的土地上耕耘和开拓,终于形成一处当代我国最大的回族聚居地区。

回族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是较年轻的民族之一,而宁夏则是中国回族最早入居的地区之一。早在唐代,许多大食及西域各国穆斯林军士、商人及贡使就时常过往于宁夏。公元645年,唐太宗率领百官在灵州会见来自西域各国包括许多穆斯林部族的人士,那是一次历史上规模浩大的盛会。当唐太宗圆满地结束这次会面之后,他下令在灵州等地设立特别州府,以安置希望永久居住下来的一些穆斯林民族。灵州即今日宁夏灵武县一带。

到了北宋、西夏时期,又有更多的东来的穆斯林客人从玉门、酒泉的古代“丝绸之路”过来,再经西夏属地而至中原。据《宋史·大食列传》记载:“北宋天禧三年遣使蒲麻勿婆陁离,副使蒲加心等入贡,先是其入贡经沙洲涉夏国抵秦州。”

元朝,西域各地的穆斯林大批入居中国,这对回回民族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条件。元朝初年,随着蒙古军队的东归,一批批信仰伊斯兰教的中亚各族人民以及众多的阿拉伯人、波斯人不断地被征调或迁徙到中国来。他们被元朝政府编组成“探马赤军”,即一种驻军屯牧的组织,在西北一带驻扎下来。当时战争和农耕是元朝境内很重要的社会活动,元朝政府需要大批的人力从事这类事宜。由于宁夏一带是元朝的一个很重要的屯垦区,它直接护卫着蒙古大草原,所以有大批“探马赤军”在宁夏驻防,他们一概被叫作“回回”人。《元史》中曾记载,至元八年九月,元世祖忽必烈曾“签西夏回回军”。至元十年(1273),元世祖又下令“探马赤军,随地入社,与编民等”。于是,这些驻防在宁夏的东来穆斯林人就逐渐融合到当地原有居民之中了,他们慢慢地与周围的原有居民通婚,定居生活,繁衍子孙。当时,宁夏曾归属陕西省中书省管辖。元代著名回回政治家赛典赤·瞻思丁的儿子纳速拉丁曾担任过陕西平章政事。据《陕西通志》记载,纳速拉丁的“子孙众多,分为纳、速、拉、丁四姓,居留各省。故宁夏有纳家户,长安有拉家村。今宁夏纳氏最盛”。所以说,宁夏的回回民族中,以东来的回回人为其主干部分。

明朝初年,不断有大批回回人以“归附士达”的身份被明朝政府安置在灵州及固原各州县,从而在宁夏地区形成了许多回族聚居小区。这些回族辛勤劳动,耕耘宁夏平原,世代相袭。于是在宁夏各地,一处处回族人居住的村落兴盛起来,回族街坊内的人口也逐渐繁盛。一种回回人特有的“大分散,小集中”的地域特点开始显露出来。到了明末清初,回族人已经遍布西北各地,他们的居住地“西起瓜、沙;东至环庆;北抵银、夏;南及洮、泯。所谓甘回及东干回之踪迹,已无处无之。”(《河湟诸役纪要》)清朝初期,回族人口在宁夏、甘肃一带更加繁盛,他们的数量甚至在局部地区超过了原居住民族汉族,因而,在当时甘肃等地区流传着一种有关民族人口成份的说法,即“回七汉三”。清朝政府的官员也记载了这种社会民族人口数量的对比变化。清代乾隆四十六年(1781),陕西巡抚毕沅在奏折中称:“宁夏至平凉千余里,尽系回庄。”

清朝同治年间,由于清朝政府执行了一条腐朽反动的民族压迫政策,引起富有自强自立民族精神的西北回族人民奋起反抗清朝政府的民族压迫,整个西北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回民起义。宁夏回族领袖马化龙带领回族人民揭竿而起,起义军与清朝军队进行了多年激烈的战斗,不幸最终失败。随后,清朝政府血腥屠杀了起义军士,并把起义军的眷属强制迁徙到化平直隶厅(今甘肃省泾源县)所属的固原、西吉等当时很偏僻的地区。据《重修隆德县志》载:“旧回族系唐时或元时迁移者。”“自经同治杀劫后,全县属地十庄九空。于是秦安人、静宁人,负耒耜而来。回种各派,则陕西回,河州回,随安插而聚。”

解放前,宁夏回族聚居区内封建占有关系日益加剧,良田沃壤都为官僚、地主所侵占。由于地主和官僚的严重剥削,当时在宁夏形成一股惊人的“逃户”现象。同心县是回民聚居区,原有居民四万二千人,到解放前夕,因死亡和逃散,全县剩下不到一万人。反动统治是回族人民饱受磨难的根本社会历史原因。

解放后,宁夏回族的社会经济状况发生了根本变化。1958年10月25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第二天,《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祝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的社论,庆贺宁夏历史从此翻开新的一页。据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结果,宁夏回族人口达153万人,占自治区总人口的32.76%,占全国回族总人口的17.71%。目前,宁夏回族人民正在与其他民族人民共建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