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文化·台湾的戏剧和歌谣·台湾的七子班和老人戏

台湾文化·台湾的戏剧和歌谣·台湾的七子班和老人戏

七子班在台湾又叫“七色班”或“七脚戏”,在大陆则称“梨园戏”,或称“小梨园”,它最能代表南管戏的传统戏艺,被誉为南管戏中最完整的一种戏剧。这七子班中的各种角色,如生、旦、丑、净、末、外(属生行)、贴(属旦行),称七色具备,而且各角色有各角色的动作。其动作既细腻而又体贴入微。各种乐曲,如喜乐、哀乐、丑曲、佛曲、道曲等,应有尽有。乐曲有五音乐之倍思,大曲之长滚、中滚、短滚、序滚、催拍等,尤其令人称道的是,乐曲与舞蹈动作配合得极其恰当,天衣无缝,大概就因为这个缘故,台湾同胞都十分喜爱它。艺术家们曾把它称为我国传统的“古曲戏艺之精粹”。

七子班基本角色由七人组成,那都是十五岁左右的童伶,恰似南宋时的小儿歌舞队的杂剧。就因为这种戏的基本角色由七个小孩组成,所以才被称为七子班;还因为七子班演员曲词道白纯为泉州的闽南口音,故在台湾称之为“白字戏”;又因为它属南管系统,所以也称“南管戏”。七子班最引人注目的是,它的旦角都是由男孩装扮成的,看上去与女子无别,有的甚至还胜过女子。那些旦角都婀娜多姿,风姿引人,令人喜爱。而戏中所谓“落科”(或写“落魁”),尤其生动而又迷人。“落科”时,旦角向观众中爱捧场者大送秋波并以手指作逗引人之动作,这在台湾称为“使目篙”或“射目箭”。据说台湾七子班有过破例,以女伶担任旦角,果然艳闻到处,绅士们争着认之为干女儿,富妇们亦抢着认之为谊妹妹,可见人们对旦角入迷倾倒的程度。

台湾七子班是来自泉州一带的戏剧,而泉州一带的这类戏剧,最初系由南宋时的南戏变化来的。有人说,南戏是唐明皇所创建的梨园子弟班演化而成的。据记载七子班传入台湾的时间在清末,但也有人估计,最早可能在明末清初,先由泉州进入台南,然后从台南扩展到台湾的中部和北部。七子班所演的内容,在开头都是反映泉州社会、风俗、习惯和人情等等。由于台湾同胞中不少人来自泉州,他们自然对这些都感到熟悉和亲切。所谓“沧海茫茫故国情”,这是他们关心和喜爱七子班的原因所在。七子班演过的著名剧目,如《陈三五娘(荔镜记)》《昭君出塞》《吕蒙正破窑记》《打花鼓》《桃花搭渡》《留鞋记》《西厢记》《拜月记》等,都曾轰动过泉州和台湾各地,最感兴趣的自然是泉州籍的人。七子班所唱的曲调,都是南音锦曲,其后台伴奏所使用的乐器,主要有琵琶、弦子、箫、笛和唢呐等。因为七子班的演员全都是十四五岁的小孩子,所以演唱时都用小唱曲,一般称为“半管”。半管不像全管那样曲折过多,音声拖长,而是语音清晰、悦耳,易为听众接受,人们都爱听。不过,因为七子班在唱词和演出动作中不时带有色情趋向,所以曾不只一次受过禁演。只是因为它为群众所喜爱,常常是在群众的强烈要求下,或冲破禁令,或对其中有色情倾向的唱词和动作进行修改后继续演出,每次修改都使内容和动作更为优美,因此它曾长期活跃在闽南和台湾的戏剧舞台上。

老人戏在台湾称为“老戏”,或称“大梨园”,也是与闽南戏分不开的。有人说,台湾的老人戏班,多数是由七子班中因年纪大而退出的成人演员所组成的。只是台湾的老人戏,其演员多数是五六十岁的老头子,有的甚至是七十多岁的老翁。因此,人们称之为老戏。老戏的基本演员人数和所演的节目,几与七子班相同,表演动作也大体一样。他们都是演文戏,板调不马虎,动作循规蹈矩,表演程式严谨,风格古朴。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在角色方面,老戏增加了老旦(老贴)和二旦,在乐器方面亦稍有差别,七子班用的是横笛,老人戏用的是洞箫。不过,讲到演技方面,两者则有明显的分野。七子班都在做工方面下功夫,即注意小动作上的技巧,以吸引观众,诸如眉目传神、手帕舞弄和纤指弹射等,这些都是七子班的拿手好戏。这些小动作,往往使观众见了笑之不止,甚至神魂颠倒。老人戏则侧重于唱功的流转圆熟,人说它在唱腔方面音腔圆转,有玉润珠圆绕梁三日之妙,所以引得一些顾曲周郎爱去观赏。

七子班和老人戏,都是台湾同胞所喜爱的戏剧,这些戏剧为他们增添了丰富的文化生活的内容。后来随着歌仔戏在台湾的崛起,打破了七子班和老人戏垄断戏剧舞台的局面。歌仔戏不但更通俗易懂,而且在音韵方面更富有浓厚的乡土味,因此赢得了台湾同胞的喜爱,结果使得七子班和老人戏日趋凋零。有人调查过,近来台湾省的七子班和老人戏上剩下两、三班,前景甚为不妙。

七子班和老人戏,曾是台湾同胞所喜闻乐见的戏剧,盛极一时,目下大为衰落,进入了不景气的年月。这除了上面所列原因,还因为它与匆忙的现代生活不合拍,加上近来电影、电视的冲击,使之更加一厥不振。七子班和老人戏正处于灭绝的关口,这引起许多台湾同胞的忧虑。为了摆脱逆境,使台湾的七子班和老人戏能振作起来并继续得到发展,不少台湾同胞要求台湾当局能为文艺工作者、戏剧工作者提供一些良好的环境,以便于艺术活动和戏剧表演的自然发展,以期各种传统戏剧以及各种艺术都能开出鲜艳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