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文化·乡音土乐传心曲·乡间郿鄠剧
郿鄠剧,又称作迷胡剧、弦子戏、曲子或迷胡子,它是流传于宁夏乡间的一种传统剧种。据地方志记载,清朝嘉庆、道光年间,这个曲种已经在宁夏一些地方的街头上演。清末年初,郿鄠剧的演出在宁夏已经较为普遍,艺人们三五个人一组,手持三弦、星(即撞钟)、板胡等简单乐器,在街头进行座唱,俗话称为“打地摊”。艺人们唱罢一段,便就地收钱,形式很灵活,深受农村民众的喜爱。
郿鄠剧也如同秦腔一样,不是宁夏自生的剧种,而是源自陕西省秦岭山脉太白山北麓的眉县和户县,这两个县在古代分别称做郿县和鄠县,因此人们各取一个县的名字称呼郿鄠剧。最初的郿鄠剧只是以农村秧歌队的形式出现,演员们边舞边唱,曲调多为山歌小调和民谣,它们最显著的特点是旋律缠绵悱恻,能使听者入迷,忘乎所以,因而被称之为迷胡。
郿鄠的曲调极为丰富,最早有“七十二大调”和“三十六小调”之说,常见的曲调有《采花》《岗调》《勾调》《小桃红》《一串铃》和《滚调》等,有些曲调带有兴起于元、明时代的北曲的风格。这些曲调有的高亢、粗犷,有的哀婉、悲凉,还有的明快、活泼,能表达人物的多种情绪,艺术手段较为丰富。抗日战争期间,陕甘宁边区的文艺工作者曾以郿鄠曲调创作演出了《兄妹开荒》《夫妻识字》等歌舞剧,通过郿鄠细腻、柔美的曲调,向人民群众宣传了我党的抗日主张,起到团结人民和教育人民的作用。
解放后,宁夏的郿鄠剧演员是和秦腔剧演员编在一个演出团体中的,这样做的益处是为郿鄠剧的创新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郿鄠剧的艺术家们大胆借鉴了秦腔等兄弟剧种的优点,在打击乐方面保留了原来传统的三弦、撞钟、板胡、竹瓦等乐器,又增添了笛子、扬琴、唢呐等乐器,使音乐更加丰富和悦耳动听。在唱法和表演方面,郿鄠剧吸收了一些民歌唱法,使唱腔变得流丽婉转,舒徐绵渺,悠然缭绕。表演动作也添加了一些舞蹈语汇,使演员的动作恰如行云流水,优美绚丽。一些优秀的郿鄠剧目的唱段长久地在山乡人民中间传唱着,这些唱段表达了回族人民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