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馆建筑·禹州十三帮会馆
十三帮会馆位于禹州市文卫路中段路西,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禹州药市兴于明初,因明末农民战争而衰落,清康熙、雍正时期开始恢复。因药材贸易分散于密县、禹县两地,药商经营交通不便,乾隆十七年(1752)由州府统一规划,集中于禹州城内西北隅和西关跑马岗地域,定议每年夏、孟秋、仲冬三个会期,加之春季跑马岗举办骡马大会,逐渐演变为全年的中药材交易会。
十三帮会馆是清代禹州城内西北隅四个(山西、江西、怀帮、十三帮)药商会馆之一,乾隆三十年兴建,与山西会馆南北一路之隔,与怀帮会馆东西邻街相望。因其聚集有内乡马山口、郏县、汝州、商城、金陵(南京)、亳州等地药帮的药材商,又以“十三”为吉祥数,故取名“十三帮会馆”。为扩大贸易,提高知名度,于同治十年(1871)建成会馆内庙宇建筑。
十三帮会馆原占地20亩(1.33h㎡),有庙宇区、商业区、晒货场三部分,平面为矩形。庙宇区沿南北纵轴对称分布,由映龙池、九龙映壁、山门、花园、戏楼、钟楼、鼓楼、东西厢房、关帝殿、东配火神殿、西配药王殿的庙宇建筑与东跨院议事厅建筑两部分组成。现存庙宇和东跨院两部分,保存有关帝殿、药王殿、东西厢房以及议事厅等清代建筑。
关帝殿为正殿,殿前建有高约1m的月台。西配殿为药王殿,东配殿为火神殿(已毁)。关帝殿为卷棚和悬山殿宇前后作勾连搭式建筑。卷棚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单檐硬山卷棚顶,绿琉璃瓦覆顶。关帝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单檐悬山顶,绿琉璃瓦覆顶。正脊为琉璃瓦脊,正面饰龙,背面饰凤,垂脊内侧为缠枝牡丹,外侧为鹤与荷花,象征和合如意。正殿用方形柱础抹角,雕刻竹节,象征八节顺利。柱头下雀替、额枋皆饰彩绘。梁头外部雕刻龙头。正殿明间额枋外饰二龙戏珠、蔓草花卉、虎鹿等吉祥动物的三层木雕,金箔粉饰,刀法精湛,另外还有精美的砖雕麒麟、凤凰或人物故事等。西侧药王殿较正殿形制稍小,主殿为单檐硬山顶。殿前东西两侧为出前廊的厢房。正殿前原有面阔五间、进深四间的歇山式花戏楼,已毁。
庙宇左侧商业区实为面阔五间的三进四合院,为北方传统民居形式,现存议事堂,面阔五间,单檐硬山顶。
十三帮会馆是少有的商帮建筑形式,在省内外会馆建筑中比较罕见,对于研究古代商帮的形成、发展提供了珍贵的资料。会馆整体按北方园林风格布局,规模宏大,素有“十三帮一大片”之美称。
正殿(段建辉提供)
鸟瞰(段建辉提供)
议事厅(段建辉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