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尊王攘夷的旗帜下行动
棠潜俄正鲁封圻,施伯安翔稛载归。
屍授夷吾宁复此,君臣应愧始谋非。
——(宋)陈造《管仲二首》其二
古代人认为,齐国的称霸行动顺利,是因为中心思想“伟光正”。
齐国称霸的指导思想就是尊王攘夷。解释一下,就是高举周王室伟大的旗帜,团结起来抵御戎狄,努力扩大和维护华夏文明的核心统治地位。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要坚持两个原则:一是所有的内政外交活动,都以齐国利益为标准;第二,尊王和攘夷相结合,要让齐国成为领导周王室的实际舵手。
甄城会盟,齐桓公成为侯伯,可以说尊王的策略见效了一半,齐国和周王室形成了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其他小国也愿意接受比周王室英明的齐国领导,好抵御戎狄蛮夷的入侵。
春秋时代,华夏和戎狄蛮夷的区分是文明划分,而不是血统划分。华夏也称“夏”“诸夏”,又称为“华”或“诸华”。是古代居住于中原地区的汉民族的自称,以区别四夷(东夷,南蛮,西戎,北狄)。如《左传》襄公十四年记载姜戎子驹支说:“我诸戎饮食衣服不与华同,贽币不通,语言不达。”华夏起源于华胥,伏羲为华胥氏之子。在周朝时,凡遵周礼、守礼仪之族人,称为华人、夏人、夏族,通称为诸华、诸夏。古籍中将“华”“夏”作为中原,“夷”与“裔”作为四方。
从有华夏蛮夷区分开始,文明在不断扩散,野蛮也在不断吞噬文明。
燕国是西周分封的诸侯国,地处现在的河北北部。燕国自建国以后与中原各地来往甚少,文化较中原落后,甚至逐渐连习俗都变得和戎狄一样,其在春秋初年的外族入侵中更是险些亡国。公元前七世纪时,山戎先后南下攻伐郑、燕、齐等国,燕桓侯时被迫迁都临易以躲避山戎的侵扰。燕庄公不敌,被迫向齐国求援。齐国刚确立自己的霸主地位,燕国的告急给了齐国率领联军攻击北方戎狄的借口。
管仲对齐桓公分析说:“现在为患一方的,南有楚国,北有山戎,西有狄,都是中原诸国的祸患。国君要想征伐楚国,必须先进攻山戎,北方安定,才能专心去征伐南方。如今燕国向我们求救,正好可以攻击北方的戎狄,我们可以获得土地,燕国人会提供粮草,其他国家会联合出兵,周天子会给我们名义,没有比这更好的时机了。”齐桓公深以为然。
公元前664年,齐国大举兴兵救燕。
北方戎狄当时还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军事力量根本不是华夏联军的对手。最后,双方发生了大规模厮杀,戎狄最大的一支孤竹国被灭,国君死于乱军之中,领土被齐国占领。随后,齐国考虑这些领土远离齐国的政治中心,所以将它转赠给燕庄公。诸侯莫不畏齐之威、感齐之德,特别是燕国,一下子成了齐国的“铁杆马仔”。
稳定北方后,齐国又先后和宋、卫、曹国之内的戎狄发生战争,并获得了胜利。这些战斗让齐国军队得到了锻炼,获得了大量的奴隶和财务,扩大了齐国的政治影响,同时也稳定了以齐国为首的北方联盟。到公元前7世纪中期,齐国的实力已经足够和楚国抗衡了。
楚是南方大国,僭越称王,其代表的长江流域文明一直是黄河流域文明的竞争对手。在齐国扩张的同时,楚国也不停地向北方拓展势力,并不断地蚕食已经衰落的郑国和东夷小国。
公元前657年,楚国再次出兵郑国。齐桓公与管仲约诸侯共同救郑抗楚。由于楚国不断攻郑,齐桓公和管仲约鲁、宋、陈、卫、郑、许、曹等八国组成联军南下,打算一举消灭蔡国(位于楚国东北方的二流国家,一直是楚国的铁杆追随国),兵锋直指楚国。
楚国在大军压境的形势下,派使臣屈完出来谈判。齐桓公、管仲知道齐国的兵锋最远也就能抵达淮河以北,根本无力让楚国伤筋动骨,所以也无意打仗,只是想通过这次军事行动来显示霸主的威风,吓唬楚国罢了。所以他们很快就同意与屈完谈判,并达成协议,将军队撤到召陵(今河南偃县)。
为了炫耀军事力量,齐国举行华夏联军大阅兵,并邀请屈完来到军中与他同车观看军队。齐桓公指着军队对屈完说:“指挥这样的军队去打仗,什么样的敌人能抵抗得了,指挥这样的军队去夹攻城寨,有什么样的城寨攻克不下呢?”屈完很沉静地回答:“国君,你若用德来安抚天下诸侯,谁敢不服从呢?如果只凭武力,那么我们楚国可以把方城山当城,把汉水当池,城这么高,池这么深,你的兵再多,恐怕也无济于事。”回答得委婉有力,很明确地告诉齐桓公,楚国太远,太大,太险,不是齐国能征服的,如果齐桓公“仁德”,那么楚国会“服从”。
双方很快达成协议。
公元前655年,齐国与楚国结盟,结束南北军事对峙,而楚国则答应面对周王,自称为“君”而不是王,并象征性地进献楚国特产,表示对周王天下共主和齐桓公霸主地位的承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