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兵圣孙武
伍子胥是吴王阖闾称霸的最重要人物,他不仅是个优秀的人才,而且慧眼识人。向阖闾推荐过很多人才,其中包括专诸和要离,但最重量级的人却是举世闻名的兵圣孙武。
孙武的早年生活是个谜。
有史料称孙武是齐国人,其先祖是陈国流亡到齐国的陈完,与齐国权臣陈无宇属同宗;一种说法称孙武是陈无宇的后人,此说大抵不够确切;也有史料称孙武是吴国人。不管哪一种说法属实,有一点是明确的,即孙武早年生活比较平淡无奇。他曾经有一段时间隐居在吴国,勤奋地钻研兵法。探讨总结春秋时期军事思想的发展,并提出自己深刻的见解。著成兵法书一册,这便是中国历史上不朽的巨著《孙子兵法》。
伍子胥在隐居期间,对吴国的逸士能人十分留意,并挖掘出许多人才。他可能读过孙武的某些著作,对其兵法思想极为叹服。可以说伍子胥有伯乐之才,他意识到孙武是个帅才,可以帮助吴王成就霸业。
有一天,吴王阖闾邀伍子胥一起讨论军事。在交谈时,伍子胥提起孙武,并在阖闾面前七次举荐孙武。吴王并没有在意,他本人便是擅长将兵的名将,又见伍子胥推荐了一个从来没有指挥过作战的隐士,心中不以为然。甚至认为伍子胥推荐孙武,不过是个借口罢了,其真实的目的是想提高自己在吴王心中的地位。
虽然阖闾心里是这么想,但他并没有说出来。既然伍子胥推荐了,那么就召孙武前来吧,至少这也算是给伍子胥一个面子吧。
孙武来到了王宫,吴王阖闾以礼相待,当然这是出于客气。他开门见山,向孙武询问兵法见解,显然是要试探一下孙武的兵学修养。
阖闾并没有意识到,他是有幸通篇读完伟大的《孙子兵法》的第一个人。孙武将自己写成的兵法书卷递交给吴王,阖闾开卷一阅。只见第一篇《始计》开头写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危也;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之者不胜。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
看到这里,阖闾震惊了。
自从有文字以来,从来没有人把战争问题写得如此深刻和透彻!在此之前,阖闾自认为是个精通军事之人。而在孙武的文字面前,他才意识到自己只是会打仗,不能说领悟到了战争的真谛。对孙武的著作,吴王赞叹不已。他如饥似渴,一篇篇地读下来。总共十三篇,分为《始计》、《作战》、《谋攻》、《军形》、《兵势》、《虚实》、《军争》、《九变》、《行军》、《地形》、《九地》、《火攻》和《用间》。既论及战略问题,也论及战术原则。简明扼要,字字珠玑。
阖闾读完后,心情舒畅,非常高兴。对于这本兵法书的价值,他没有丝毫的怀疑。不过他更关心的是,孙武究竟只是一个纸上谈兵的人呢?还是一位可以担任统帅的将军呢?
他准备给孙武出个小小的考题。
吴王阖闾便问道:“先生的兵法,能否稍稍试验一下呢?”
孙武知道吴王心中有疑虑,便微微一笑说:“当然可以了,大王可以拿后宫的宫女来做个试验。”
阖闾一听乐了,战争是男人的事情。宫女弱不禁风的,怎么受得了军事训练呢?嗯,好,既然你吹牛了,我就看看你的本事吧,于是他批准了:“好吧。”
孙武又说道:“臣有一个要求,请求大王让两位宠姬分别担任队长,各领一队。”阖闾一听,这要求不过分。批准了,行,照办。
演练的第一天,吴王亲自到场观看。
参加演习的宫女总计三百人,分为两队,每队一百五十人。这些平素花枝招展的女人们,全都穿着铠甲,戴着头盔。一手持着剑,一手持着盾。虽然身着戎装,却没有显示出英姿飒爽,反而看起来有点不伦不类的感觉。这些没摸过剑的女人嘻嘻哈哈的,觉得挺好玩的。
这时孙武站在台上,开解讲解操练要诀。队形的进退和变化主要以鼓声为指令,根据不同的鼓声,前进或后退、左转或右转。孙武强调道:“听到第一通鼓声时,要精神振作,做好准备;听到第二通鼓声时,要齐声呐喊着前进;听到第三通鼓声时,要排列成为战斗队形。”
台上的孙武神色严肃地讲解操练要诀,台下的宫女们却嘻嘻哈哈。看着对方穿着戎装的可爱模样,互相开玩笑,把这当做一场游戏了。
孙武亲自擂鼓,可是娘子军对鼓声置若罔闻,一步也没走,只是捂着嘴偷笑。孙武又详细将动作要领重申一遍,并强调纪律的重要性。可是似乎没有起到效果,这群女人更是笑得合不拢嘴。
不仅宫女笑了,在台上看操练的吴王阖闾也不禁笑了。整个场面很滑稽,他不禁暗想:孙武啊孙武,你偏偏要选择宫女来训练,这回下不了台了吧?
可是孙武并没有沮丧,他很有耐心地又一次重申军令与纪律。仍然是一样,台下只有一片嬉笑声。
这下子孙武愤怒了,他瞪大眼睛,怒发冲冠地猛吼道:“把斧头与铁砧板扛上来!”
这时手下把斧头与砧板扛了上来,看来孙武已露出杀机。果不其然,只听见孙武说道:“倘若军纪不申,号令不明,这是将领的过错。如今我已经三令五申,而队伍却不执行命令,这就是队长的罪责了。”说完后他一转身,问身边的军法官:“按军法如何处置?”
军法官简洁地回答:“当斩。”
孙武回过身,大声宣布,立即处死两队宫女的队长——吴王阖闾的两名爱姬。
此言一出,三百粉黛无颜色,而观摩者更是目瞪口呆。
吴王阖闾一听,坐不住了。马上派了一人快马从观看台前直奔到孙武的指挥台,向孙武传达吴王的命令:“寡人已经知道将军能带兵了,这两个女人乃是寡人最宠爱的。要是没有这两名爱姬,寡人吃饭都没胃口了,还请将军斧下留人。”
孙武拒绝了,他声色俱厉地说:“我已受吴王之命,被封为将军。在军中执法,即使有君主的命令,也不能接受。”
说完之后,孙武下令军法官立即执法。两位貌美如花的王妃被拉到行刑处,头按在铁砧板上。两人那是顿失颜色,使劲地挣扎,但两个娇小的身躯怎么挣脱得开几个彪形大汉呢?绝望之下,只得回眸看君王。此时吴王阖闾一看孙武来真的,早就跳了起来,猛地吼道:“斧下留人!”他浑身发抖,神态十分慌张,非常激动。
但是来不及了。
只见两把大斧劈下,血柱如花,两位绝色美女顿时魂归九天了。
吴王阖闾一声惨叫,瘫倒在地。
这时孙武一登鼓台,举槌擂鼓。三百名宫女已是魂飞魄散,眼睛连眨也不敢眨,个个竖起耳朵听着孙武的擂鼓声。随着鼓声节奏的快慢,或左或右,或进或退,转身回旋。每个动作都十分到位,井然有序,就像是经过多次训练似的;除了脚步声与剑盾的挥舞声外,两队女兵肃静无声。
操练相当成功,孙武径直穿过操练场,走到吴王阖闾面前。此时的阖闾神色恍惚,面带怒气,不抬头正眼看孙武。孙武面不改色,对吴王阖闾拱手道:“军队已经操练完毕,请大王检阅。现在她们已经可以为大王赴汤蹈火了,就是开赴战场也是可以的。”
阖闾冷冷地说:“我已知道你善于用兵了,可是我用不着她们。将军请将她们遣回吧,我不想检阅了。”
孙武也不是吃素的人,在威严的君主面前,他不卑不亢。不怕摸老虎的血口,带着冷嘲热讽的语气说道:“大王只是喜欢我写的那些东西,其实并不想有实际的成效。”
很显然,君臣两人在斗气。
看到这里,站在一旁的伍子胥站出来说话了,他对吴王说:“如今大王思贤若渴,欲兴兵戈诛暴楚,称霸天下,立威诸侯。如今大王也看到了,孙武乃是将才。除了他,还有谁能率领吴国军队跨越淮河和泗水,在千里之外行军作战呢?”
经过伍子胥这么一说,阖闾心中的怨气渐渐消了。是啊,他不是一个安逸享乐之人;否则的话,他可以安心地当吴国公子,何必冒着巨大的风险刺杀吴王僚呢?因为他有雄心壮志,称霸诸侯且一匡天下。这才是他人生的使命,不是吗?
自从与孙武见面后,阖闾为他渊博的军事知识和深邃的军事眼光所折服。今天孙武是过分了,敢于抗君命,杀了自己两个爱妾。可是孙武没有食言,他确实将一群弱不禁风的女流之辈,训练成为一支军纪严明且操练有素的军队了,这能怪他吗?
唉,只可惜了两位爱妾了,想了心疼。可是吴王阖闾毕竟不是凡人,也许有所失就有所得吧。想到这里,他转怒为喜,对伍子胥说:“哎,若不是先生,我怕是要犯大错了。”于是礼待孙武,正式拜为将军。
孙武的加盟使吴王阖闾如虎添翼。
在孙武与伍子胥的努力下,吴国制订了对楚的战争计划。这个计划在伍子胥原先计划的基础上再做修订,目的是以主动的出击拖垮楚国人,并最终完成直捣郢都的战略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