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出的植物学家吴其濬

杰出的植物学家吴其濬

吴其濬(公元1789~1848年),字瀹斋,号吉兰,别号雩娄农,河南固始城关镇人。出生在北京。他的父亲吴烜,出身进士,官至礼部右侍郎,哥哥吴其彦,亦官居侍郎。吴烜于公务之暇,颇好笔翰,著有《中州文献考》及《读书笔记》等书。吴其濬的幼年随父在京城读书。在父亲的熏陶与教育下,“自幼勤奋好学,多才多艺”,“博览群书,精通古今重要典籍”。虽然家庭教育和影响使他早年走上科举道路,但他又喜爱科学。据说在他父亲吴烜40岁寿辰那天,寿堂里摆有红杏和仙人掌等,有贺客戏问他: “吴公子,仙人掌为什么不长叶子?”他不知仙人掌上的刺就是它的针状叶,一时竟答不上来。他觉得这是一种羞耻,从此他立下钻研植物的决心。嘉庆二十二年 (公元1817年),考取状元,授翰林院编修。二十四年,吴其濬主持广东乡试,哥哥吴其彦为顺天府学政,为当时人所羡慕。嗣后,历任国史馆协修,广东及浙江乡试正考官,湖北与江西提督学政,道光十六年 (公元1846年) 超擢内阁学上,兼礼部侍郎衔,后历兵部左侍郎、户部右侍郎,湖广总督、云贵总督,及湖南、浙江、云南、福建、山西巡抚等职。卒加太子太保衔。

吴其濬为官兢兢业业,克己奉公,恪守职责。道光二十年九月,大冶县知县孔广义指控总督周天爵设刑堂,滥用刑具。道光皇帝将此案交吴其濬调查处理。他用心查访,查明周天爵私制刑具、让湖北候补知县楚镛在署审案、任意使用的详情,上奏朝廷,使这一案件得到应有的处分。在任云南巡抚期间,注意对于云南矿业加强管理,提出云南各地可采之矿虽多,可也不能任意开挖,特别是在汉民与少数民族杂居的地区,更要慎之又慎。“若再令挖取银砂,势必劫掠哄事,酿成事端”。调任山西巡抚后,用心整顿盐政,清除积弊,针对 一些不法之徒私贩鸦片烟土的现象,上书朝廷提出对此要严行查禁,勿使蔓延。由于他居官恪尽职守,所以道光皇帝称赞他“学优守洁,办事认真”。

吴其濬在从政期间,又致力于植物学的研究。从道光元年起,他的父亲、伯父、哥哥以及母亲相继病逝,使他不间断地居家守孝长达8年之久。在此期间,他选择固始县城东南10里、史河东侧名叫李家花园的十多亩河湾地,辟为植物园,之名为“东墅”。他亲自进行植物栽培,“植桃八百,栽柳三千”,种菜数亩,培植的桃树结出果实肥大甜美,这一收获,增强了他研究植物的信念。

自道光十二年起,吴其濬到湖南任职,直至道光二十五年调任山西巡抚,在这13年间,他先后到湘、鄂、赣、闽、浙、黔、滇进行实地考察,所到之处,气候温润,植物繁茂,使他眼界大开,并且使他得到了大量的植物标本。在江西4年,采集植物标本达400多种,平均三四天要采集一种标本。为了弄清一些植物的性能,他不耻下问。在 “薇” 条下写道: “此菜亦有结实、不结实二种,结实者豆可充饥,不结实者茎叶可茹。余得之牧竖云。” “芜菁” 条下说: “后人乃以根叶强别。《兼明书》 不知其误,而博引以实之,何未一询老圃?” 身为总督巡抚的吴其濬为弄清一草一木的性能,如此的求教于猪倌和园丁,的确是少见的。

吴其濬的著作,主要有 《吴宫保奏议》、《植物名实图考》、《植物名实图考长编》、《云南矿厂图略》(法国人易名为《云南矿产志》)。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植物名实图考》。该书是在他死后两年,即道光二十六年,由云南蒙自人陆应谷将他的手稿进行整理校勘,在太原刻板印行定名的。《植物名实图考》,38卷,分谷类、蔬类、山草、隰草、石草、水草、蔓草、芳草、毒草、群芳、果类、木类12大类。共收植物1715种,比 《本草纲目》 多收620种。取材宏富,参考古今各种文献800余种。对每种植物的介绍,包括形状、颜色、性味、产地和功用,尤其注重其药用价值的说明及同名异物或同物异名的考证。有些植物,诸说不一,对此,吴其濬采取了慎重态度,凡“作者确见而人皆不识,过去本草中也无记载” 者,“形状、性味相似而名称不同”者,“名称相同而形状、性味不完全一样”者,书中如实记载,而不妄下结论。如在“黄药子”条后,他说: “慎南又别有黄药……乃极似山薯,而根园多须。即湘南之野山药。其白药子亦谓之黄药,皆别图。凡以著其物状而附以俚医之说,以见一物名同实异。不敢尽以古方所用,必即此药,以贻害于后世,庶合阙如之义云尔。” 又如苜蓿,《本草纲目》和《群芳谱》记载差异很大,他曾两次派儿子赴京、陕,去寻找苜蓿种子,亲自培植观察三年,终于澄清是非曲直,原来《本草纲目》所记“苜蓿”,实际是“木樨”,其误系李时珍未能详察,为同音字所致。书中所附植物图,绘制形象逼真,超过以前所有本草书中的附图,为近代植物学的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

固始县城南吴其濬墓

吴其濬的《植物名实图考》问世后,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在国内,道光二十八年,陆应谷在为该书写的序中,称赞《植物名实图考》: “包孕万有,独出冠时,为本草特开生面。”在国外,公元1870年,德国人毕施奈德在所著的《中国植物学文献评论》一书中,认为该书中插图绘制精当,最精确的甚至可以按图索骥、凭图鉴定科或目。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学者奉《植物名实图考》为圭臬,翻印出版,风行全国。后来,日本学者牧野太郎编纂的 《日本植物图鉴》,很多内容都取自 《植物名实图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