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看松辨茯苓的少年

李时珍——看松辨茯苓的少年

——看松辨茯苓的少年

李时珍(1518—1593),明代杰出医学家。著有《本草纲目》、《濒湖脉学》、《奇经八卦考》、《五脏图论》、《三焦客难》、《命门考》等,其中《本草纲目》是我国最珍贵的遗产之一。


公元1518年,李时珍出生于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的医学世家李家。李家几代从医,祖父是个走街串巷的游医,有丰富的治疗经验。父亲李言闻是当地有名的医生,对医药学颇有研究。

李时珍经常跟随父亲和哥哥去附近山上采集草药,帮助父亲抄写药方,自幼就获得了许多药草知识,并深切体会到人们对医生和医药知识的迫切需要。

在科举制度盛行的明朝,一般殷实人家都让子弟读经书,作八股文,以便获取功名。但李时珍并不热心功名,他特别喜欢医药学,常常背着父亲攻读医药书,幸好父亲还算通情达理,不再强迫他去走光宗耀祖的仕途道路,于是李时珍就一心一意研究起医药来。

1532年,为了考察入药的植物,李时珍决定外出亲自采访药草。他与师弟庞宪同行,有时搭船,有时坐车,有时骑驴,有时徒步,到了一个城市或者一个比较大的村子,他便住下来,寻访本地名医。

有一天,他们骑着驴,跑进一条山道,见两旁山谷里生满了几十年几百年的高大老松。他们边走边看,一会儿,李时珍开口说:“庞宪,这里的松树同刚才见到的不一样,都长得干巴龇裂的。”

庞宪抬头,见前面树林里,果然有几棵松树,叶子都已凋黄,随口答道:“怕都是病松吧!”

李时珍摇摇头,说:“这不是平常的病松,那树根下面的土为什么都是泡的,我猜那里面有茯苓,我们过去挖起来看看。”

说着,李时珍从驮袋里抽出一根小鹤嘴锄,跟着师兄走进了松林。李时珍围着树走了两圈,看了看土色,选定了一块地方,指给庞宪看,庞宪就用锄头使劲地挖。他挖了一会儿,果然挖出一颗有番薯大的褐皮茯苓来。

李时珍用毕生的精力,走遍祖国大江南北遍尝百草,寻访名医,搜集民间药方,并作了大量研究,撰写了医学巨著《本草纲目》,最终成为明朝杰出的医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