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三强苦攻英语
钱三强是中国著名的核物理专家。钱三强的父亲是北京大学国文系的教授。他从小就受到家庭的熏陶,很喜欢读书。
上中学后,有一天,他偶然得到了孙中山先生写的两本小书,一本是《三民主义》,一本是《建国方略》。《建国方略》里讲,要把黑暗、落后的旧中国建设成繁荣、昌盛的新中国,并勾画了一幅中国光明、美好的图景。这两本书深深地打动了他的心,他立志要学习科学,为祖国走向富强贡献力量。
当天晚上,钱三强找到父亲,郑重其事地说:“我准备学工科!”
父亲很支持儿子的志愿,问他准备怎么学?
他回答说:“我准备考南洋大学。”
南洋大学,就是后来的上海交通大学。父亲又问:“南洋大学教师讲课一律用英文,你现在学的是法文,怎么考啊?”
这一问,可把钱三强难住了。他找到几个同学商量了一番,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过了几天,他又找到父亲说:“我们几个同学商量好,先考北大预科,然后再考南洋大学。”
父亲说:“北大预科入学考试就考英文,你还是不成呀?”
钱三强决心说服父亲,他出主意说:“我们听说,预科最重视的是数理化几门基本课程,至于英语的入学考试嘛,您跟主考部门说说,先考我们的法语,入学后,我们再补学英语,保证考上去,不然,就留我们的级!”
经过学校的同意,准许钱三强和另外两个同学考试法语,结果,他们以优异的成绩被录取了。
入学后的第一节课,课桌上放的就是英语课本,教师讲的是英语,同学们回答问题用的也是英语。钱三强突击了几天,掌握了一些英语单词,勉强能听懂几句。但是,往往是上句还没听懂,下句就接踵而至了。一堂课下来,老师究竟讲了些什么,他糊里糊涂,弄不清楚。
是继续学下去,还是半途而废?钱三强想起自己在入学前所作的保证。他对父亲说:“不用为我担心,半年之内,我一定争取英语及格。”
钱三强说到的,他就决心做到。他抽出更多的时间攻读英语,终日抱着英汉词典,反复翻阅着;他的笔记本上,抄满了密密麻麻的英文;就连走路,他也用来背诵英语单词。在那段日子里,他从早到晚,想的、说的、写的都是英语单词。
暑去寒来,半年过去了。这一天,又举行英语考试,钱三强的成绩不仅及格了,而且超出班里一些一直学英语的同学。当他把英语考试卷送给父亲看的时候,父亲满意地笑了。
这只是钱三强攻读英语的一个小故事。后来,他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后到法国巴黎大学镭学研究所留学,在约里奥·居里夫妇即小居里夫妇的指导下,他首先发现了核裂变的“三分裂”现象。
他将这项重大的研究成果,分别用法文和英文写成长篇论文,同时在法国和英国发表了,引起国际物理界的高度重视。小居里夫妇欣喜地说:“这项研究成果,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我们研究所所取得的最大成果之一。”
当钱三强决心返回祖国的时候,小居里夫妇又在他的鉴定书上写道:“我们可以毫不夸大地说,近十年来,在我们指导下的这一代科研人员中,钱三强是最优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