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虚心求教
南宋时,中国出现了许多善于填词的人,其中以辛弃疾名气最大,水平最高。
辛弃疾本是北方人,北宋灭亡后,北半个中国沦陷于异族之手,而南宋小朝廷则只顾在江南享乐,不思进取,听凭中原父老在金国统治者手下受苦。辛弃疾曾参加过北方百姓自发组织的抗金武装,后来带着上万人的队伍投奔了南宋,希望朝廷能派兵北伐。腐败的南宋王朝自然只会让他失望,他向皇帝递交的一份又一份要求收复中原的奏章如石沉大海,他本人的官职也被一贬再贬,闲居在家的时间,加起来竟有20年之久。这样一位文武全才的豪杰,找不到施展抱负的机会,便只好寄情笔墨,用诗词来抒发他的爱国激情。他写的词,很多都是热情豪放、积极进取的佳作,这些词为他在当时的文人和百姓中间赢得广泛的声誉。
辛弃疾名声虽大,可他并不因此而骄傲自满;相反,越是受人夸赞,他写词时就越认真,不仅自己一遍遍地修改,而且喜欢征求别人的意见,不管对方是什么样的人,哪怕是无名小辈,只要说得对,辛弃疾都会虚心接受。
辛弃疾66岁那年,朝廷中的主战派暂时压倒了主和派,辛弃疾梦寐以求的北伐大业,终于要付诸实施了。而辛弃疾作为一向主战的老臣,也被从家中请出,任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随后又调任镇江知府——当时镇江地处前线,是一座军事重镇。辛弃疾年纪虽然已经很大了,但收复中原的决心一点儿也没有变。对于即将进行的北伐,他既感振奋,同时又很担心朝廷中主管此事的大臣求胜心切,轻敌冒进,恐怕会招致失败。可以说,他的心情是又激动又矛盾。这年秋天,当他登上镇江的名胜北固山北固亭时,看着滚滚东去的长江水,想着苦苦挣扎的中原父老,历史与现实、个人身世与国家兴亡,一齐涌入他的心头,于是在百感交集中,挥毫写下了一首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是这样的: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一般人读这首词,虽然也能感到它气势不凡,但往往不明白它到底说了些什么,这主要是因为这首词用了许多典故,其中有关于三国时吴主孙权的,南北朝时宋武帝刘裕的,以及宋文帝刘义隆的,还有涉及到西汉霍去病、战国廉颇的。作者的许多意思,都是通过用典来表达的,如果不了解那些典故,自然不能够明白辛弃疾这首词的意思。不过,懂得那些典故的人读这首词,却都觉得它既慷慨激昂,又含蓄深沉,把辛弃疾当时激动而矛盾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是一首非常难得的佳作。
辛弃疾自己写完这首词后,也感到比较满意。虽然如此,他还是觉得有必要听听大家的意见,以便把它修改得更完美些。为此,他专门在家里开了一个宴会,请来许多文人,要他们给《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挑挑毛病。宴会上,他请来了当地最好的歌女,专门为大家演唱这首词。那些美妙的词句经歌女用婉转的歌喉唱出,愈发地令人感动了,辛弃疾默默地听着,心中逐渐激动起来,当歌女唱到“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时,他不自觉地用手合着歌声打起拍子来。全词演唱完毕后,参加宴会的文人们纷纷叫好,辛弃疾也觉得自己这首词的确很不错,可他还是不放心,再三请求客人们找出不足之处,客人们都说:
“像这样好的词,我们从来不曾见过找不出缺点啊! ”
辛弃疾却说:
“我想毛病还是有的,只是叫好的人太多,想提意见的人还没有机会开口罢了。这样吧!我一个一个地征求你们的意见,希望你们诸位有话直说,不必顾忌我的面子。”
于是辛弃疾挨个地听在场文人的评价,结果照旧是除了赞美之外,一无所获。当辛弃疾来到最后一位客人面前时,他几乎已经不抱什么希望了,因为这是一个年轻人,又坐在最末等的席位上,想必是既无名声也无地位,前面那些老前辈都一致称赞,这个年轻人又怎么可能不和大家一样呢?
出乎辛弃疾的预料,也让其他宾客们大吃一惊的是,这位年轻人平静地站起身来,对辛弃疾行了一个礼后,非常自信地说:
“这首词的确非常成功,我也很喜欢。不过要说它已经十全十美了,恐怕还不合适——毛病不但有,而且还比较严重!”
众人听了,大都觉得这年轻人危言耸听,过于目中无人,有几个还忍不住对他狠狠地瞪眼睛,可辛弃疾却颇有些喜出望外地说:
“您发现毛病了——太好了!快说给我听听!”
“我感到这首词的毛病在于用典太多。一首词中出现这么多典故,尽管有助于作者表情达意,但它给读者阅读造成了太多困难;如果人家读不懂,词写得再好,又有什么意义?所以我认为您应该修改一下,少用几个典故,让更多的人能够一读就懂,这样岂不是更好?”
辛弃疾很兴奋地拍着手大声说道:“对呀,年轻人!你说的这一条实在是切中要害。其实我自己也一直在为这一点而担心呢。好吧,我就照你说的去做,争取把这首词改得好些!”
辛弃疾又打听这位年轻人的姓名家世,才知道他叫岳珂,是抗金名将岳飞的孙子。
宴会之后,辛弃疾便一直认真考虑如何对这首词进行修改,每天都要想出几十种改法,想了一个月也没有改定。后来他又一次被贬还乡,一年多之后便去世了,而这首《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也就一直保留了原貌。
对于这首词用典太多是否合适的问题,后人有许多不同意见。不过对另外两个问题,大家的看法是一致的:一是这首词在艺术上非常成功,二是辛弃疾的虚心精神值得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