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史的启示

黄河史的启示

一曲雄壮激昂的《黄河大合唱》,唤醒了无数中华儿子,标志着民族的觉醒。黄河是孕育华夏文化的摇篮,是中华民族“母亲”的象征。“坎坎伐擅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从前黄河流域确实森林茂密,草原丰美,水流清澈晶莹,给我们以恩惠温情。后来由于自然环境变化,尤其是人为的砍伐森林,垦殖草原,破坏土壤,使黄河遭殃,不但失去了昔日柔顺娴静的风韵,而且,给人们造成灾害,使无数生命财产付之东流。

据统计,从公元前602年到1949年的两千多年中,黄河下游决口1300多次,大改道26次。平均三年有两次决口,一百年有一次大改道。黄河频繁的决口,改道,泛滥,给下游两岸人民带来沉重的灾难,成了暴虐的“黄害”。仅1933年的决口造成了3省67个县的生命财产遭受浩劫,受灾面积12000平方公里,364万劳动人民背乡离景,无家可归,18000多人死亡。

黄河下游经常决口,泛滥的原因,是由于上中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大量泥沙流入河中堵塞河道。据统计黄河每年给下游带来约16吨泥沙,每立方河水中含泥沙量37.6公斤,最高达650公斤。这么多泥沙慢慢堆积在河底,使河床高出平地3—4米,有的地方高出平地10多米,成为名符其实的“地上河”“悬河”。

黄河也并非一直暴虐成性,洪水泛滥。也曾有过相对稳定,驯服安流的时候。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认为“商周至秦代,东汉至唐代后期,是安流时期,共约2000年;西汉初至东汉初,唐代后期至解放前,是河患频繁时期,共约1500年。河南省黄河两岸人民的传说亦可佐证。昔日曾有“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的赞美自豪之词;现在又有“一碗黄河水,半碗是泥沙”的感叹忧患之语。究其故,安流时期,是由于自然植被保护较好,森林,草原没遭破坏或破坏较轻。河患时期,则相反。从黄河出现相对安定和频繁河患的交替变化,使我们应得到教训和启示:违犯自然规律,破坏生态平衡恣意滥伐森林,盲目乱垦草原,会受到自然界数倍的惩罚。同时也说明,黄河水患,并非不治之症。只要恢复生态平衡,黄河也会驯服安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