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界的学霸现象

生物界的学霸现象

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生物学界出现了米丘林学派与摩尔根学派的争论,这场争论,涉及遗传的物质基础、获得性遗传等基本问题,以及一些基本概念等等。可是,李森科却以米丘林的学生、全苏农业科学院院长的身份,在苏联的一次会议上,对摩尔根学派进行了大讨伐,摩尔根学派被戴上了“孟什维克化的唯心主义”的政治帽子,把摩尔根的遗传学说成是敌视苏维埃的反动理论,是荒谬的为帝国主义效劳的伪科学。30年代后期,李森科把这场争论又同“肃反”联系起来,摩尔根学派的代表人物瓦维洛夫(1887—1943)遭到撤职、逮捕、判刑,1943年死于狱中。一些相信摩尔根遗传理论的苏联科学家,纷纷发表声明,检讨错误,并放弃了摩尔根的学说,使一些苏联科学家背离了真理的轨道,误入岐途。事情并没有到此结束,1948年8月召开的全苏列宁农业科学会议.是苏联在意识形态领域内批判资产阶级的总部署的一部分,会上和会后,李森科学派对摩尔根学派进行了全面围剿,该学派被扣上“资产阶级”、“反动”、“唯心主义”、“形而上学”、“伪科学”等一系列帽子,禁止在学校中讲授,实验室被封闭,学术刊物被撤销,李森科学派取得“全面的胜利”。致使苏联的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从此一蹶不振,发展相当缓慢。

百家争鸣,是进行科学研究和发展科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允许不同学派、同一学派内部、科学工作者个人之间,在科学理论问题上的互相争辩,有利于科学研究活动的开展,反之则会阻碍科学研究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