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失军心与军失民心
1944年4月中旬至12月,日本帝国主义为了挽救它在太平洋战场上的严重失利,援救入侵南洋的孤军,准备以中国大陆作为它垂死挣扎的基地,打通从中国的东北直到越南的“大陆交通线”,于是发动了豫湘桂战役。日本将这一战役定名为“一号作战”,前后参战的日军达50余万人。战役一开始,日军为了占领平汉线南部阵地,从东北、华北调集了14.8万余兵力,由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指挥,分路进犯豫中,驻守河南的中国守军以第一战区汤恩伯集团为主,共40万人,决定在嵩山地区与日军决战。4月18日,日军从河南中牟强渡黄泛区后,分三路进犯。22日攻陷郑州,5日1日占领许昌,25日攻占洛阳,日军只用38天即占领了河南全省。接着,日军发动湘桂战役。日军投入13个师团计36万余人。中国守军在湖南战场上有薛岳、张发奎、余汉谋部共35万余人。5月27日,日军分三路由洞庭湖西侧向湖南进攻,6月18日长沙陷落,22日日军进攻衡阳。中国守军曾进行了英勇抵抗,给日军以重创,8月8日衡阳失陷。其后日军又集中10万兵力发动桂、柳作战。10月27日,日军围攻桂林,中国守军弃城溃逃,11月10日桂林、柳州陷落,接着由柳州南犯的日军和从北海、雷州方面北进的日军以及由越南东犯的日军会攻南宁,于12月16日会合于思乐。至此,日军打通了大陆交通线。豫湘桂战役以国民党政府军的失败而告结束。短短8个月,中国军队损兵折将近60万人,丧失国土20余万平方公里,丢掉城市146座、省会4个,失去空军基地7个、飞机场36个,使6000多万人沦于日军的铁蹄之下,遭受了空前的灾难。
豫湘桂战役的大溃败,充分暴露了国民党的腐败无能。整个战役中,虽说中国军队先后出动了百余万人的兵力,除一两座城市保卫战打得较好外(如衡阳保卫战),大多部队是一触即溃,一败千里。日军如入无人之境,长驱直下,从河南一直打到广西、贵州。河南全省沦陷时,省参政员郭仲隗专程去重庆请愿,控诉汤恩伯集团在作战中,官比兵跑得快,兵比日本人跑得快,“跑来跑去官找不到兵,兵找不到官,副司令长官也找不到他的将军”的恶劣行径。由此看来,将失军心,军失民心,是大溃败的主要原因。军心、民心的得失,是战役胜负的关键因素。要取得战役的胜利,仅有优势的兵力是不够的。只有上下一心,才能众志成城,无坚不摧。将领指挥若定、身先士卒,才能得到军心;军队顽强抗敌,不怕牺牲,才能得到民心。军心民心皆有,再辅之以其他必要条件,则战之必胜。否则,军心、民心皆失,即使其他条件俱备,亦战之必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