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灞桥屡建屡毁

古灞桥屡建屡毁

位于西安附近,跨越灞水之上的灞桥是我国古代名桥。古人东出西安,亲人多在桥畔折柳送别,因此灞桥以折柳送别销人魂传颂古今。但是,古灞桥自汉代始建到清代,屡建屡毁,旋建旋毁,大的毁坏和修建、重建就有十多次。桥初建时为石桥,后来毁坏,改建成木桥。王莽地皇3年(公元22年)焚毁后改建为长安桥,后来又毁掉。隋朝开皇3年(公元583年)重修。宋朝神宗年间(公元1068到1085年)又毁掉重修。元朝至正3年(公元1343年)又大修,后来又被洪水冲毁。明朝成化6年(公元1470年)再次大修,但不久又被冲毁。清朝康熙6年(公元1667年)不得已只好采用舟渡和桥渡结合的办法,水大时设舟渡,水落时架临时木桥,但这样很不方便。康熙39年(公元1700年)又重建了一永久性的桥梁,不到3年,桥又毁掉。乾隆29年(公元1764年)又重建,6年后又被冲毁。乾隆39—40年(公元1774—1775年)间又建,又毁,只得重新恢复舟渡和临时浮桥。就这样,由于未能总结、吸取教训,1800多年间,古灞桥建了毁,毁了建。以至有人说灞桥自宋朝以来60年一成毁,“若有数焉”。

一次次的失败终于教训了人们。清朝道光13年(公元1833年)灞桥再次重建。建桥工匠吸取前人教训,认真调查了灞水的水文地质情况。灞水上游支流众多,又处于秦岭山区,地表松散,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雨季经常山洪暴发,大量泥沙随流而下,河床淤积,桥下净空减少,水流湍急,危害桥梁。洪水冲刷又使得河面不断加宽,桥身不断加长。要使桥一建水固,必须解决这些难题。因此,这次重建建筑了由三合土护底、柏木桩、石盘、石柱组成的坚固桥墩,增强了搞冲刷能力。墩柱设计为圆形切面,柱间有很大空隙,便于导流排洪。桥身铺设了石灰和灰土,增加了桥面重量,提高了桥墩抗冲和抗浮能力。桥附近两岸筑了300丈长的灰土护堤,防止了河岸坍塌、河面加宽。由于采取了这些措施,大桥从1833年到1957年改造时,历时124年,经过多次洪水考验,岿然不动,坚固如初,至今原来的桥墩还在改造后的钢筋混凝土桥身下挺然屹立。

古灞桥屡建屡毁和一“牢”永“屹”的历史告诉我们,人们必须在实践中认真总结和吸取用牺牲和代价换取的经验教训,自觉做到吃一堑长一智。碰了钉子、跌了跟头,走了弯路,要善于回头看,来一番反顾、反思、反省,仔细地看个究竟,冷静地想个明白,聪明地悟出道理,把失误的终点变成成功的起点,建起通向胜利彼岸的“灞桥”。否则在一个地方吃一堑再吃一堑,只吃堑,不长智,难免跌个头破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