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唐的考题
科举取人的效度和信度都取决于考官的出题。因此,考官的出题路数既影响着人才的选拨质量,也影响着教育的实施。在科举场上,总有些阴阳怪气的主考官,专好凭借手中的权力,出点怪题,以显示自己的“饱学”,把严肃的人才选拨弄成了可笑的文字游戏。
嘉庆时,有位河南考官鲍政,绰号即叫“怪题大仙”,专好出怪题偏题,举人们送了他不少嘲讽诗。一年,他出了一题《顾鸿》,系取《孟子·梁惠王》中二字:“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这种断“字”取义的题,根本是不成立的,也没法回答。于是,举人们特送他一首诗说:“礼贤全不在胸中,扭转头来只看鸿。一目如何能四顾,本来孟子说难通。”
有一年,鲍政又从《中庸》篇的“今夫山,一卷石之多,及其广大,草木生之”句中出了一题《及其广大草》,也是一个断句不通的题。于是,一个举子写诗一首道:“广大何容一物胶,满文字乱蓬茅。生童拍手呵呵笑,渠是鱼包变草包”。将他的姓拆成鱼、包二字,挖苦他原是一个草包。
鲍政当学政时,他还出过一道题目《礼云玉》是从《论语》的“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拼凑而来的,于是,一位考生又送他一首诗,说:“礼云再说也徒然,实在须将宝物先。匹帛有无何足道,算来不值几文钱。”
有一年,他更闹了一个大笑话。用《孟子》书中的“公侯皆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一句出题,但取的是《七十里子》四字,原文意思是讲公、候、伯、子、男的封地多少,他未弄懂,竟颠倒了、结果被一个考生好好奚落了一番:“没头没脚信难题,七十提封一望迷。阿伯不知何处去,剩将一子独孤凄。”
他最得意的一题是《下袭水》,本取《中庸》篇的“上律天时,下袭水上”一句,结果激怒了举子们,有人在考卷上写诗痛斥他,说:“真成一片白茫茫,无土水于何处藏。侮圣人言何道理,要他跌落海中央。”鲍政被骂得哑巴吃黄连,只得忍气吞声。
还有一个因出怪题丢官的翰林,名叫俞樾,还是一位有名的朴学家。他在咸丰年间出任河南学政,又步了鲍政的后尘。有一年乡试,他共出了三道题:第一道是《君夫人阳货欲》,取《论语·邦君之妻》章中的“异邦人称之亦曰君夫人”句和《阳货》章的“阳货欲见孔子”一句;第二道是《王速出令反》,取《孟子》中的“王速出令,反其旄倪”句;第三道是《二三子何患乎无君我》,取《孟子》中“二、三事何患无君乎?我将去之”一句。将三道题目连起来就是:君夫人有阳货欲,王出令使人反,无君而必有我。结果举子们告他犯了戏后欺君之罪,他自己也觉得问题有些严重,便主动去礼部投案,最后受到了革职处罚。
其实,出怪题的直接原因还在于封建教育的空疏无实,反来复去就那么几本书考了一千多年,能出的题都出尽了,题向险怪方向发展,几乎成为文字游戏就不足怪了。这也是一成不变的统编教材必然会有的弊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