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则俱损
燕、赵、韩、魏、齐、楚六国在苏秦的倡议和推动下,虽然形成了合纵的局面,但由于各国利害关系不同,对合纵的热心程度也不同。秦惠文王继承秦孝公变法图强的盛业后,任用纵横家张仪为相,以远交近攻之策拆散六国合纵,同时凭借强大的武力不断对外扩张,迫使六国相继屈服。
张仪采取的远交近攻之策,首先是远交齐、楚,打击韩、魏。公元前328年,张仪用欲取姑予的欺骗手段得到魏国的上郡(今陕西米脂县、肤施县一带)之后,为了孤立韩、魏,便去结好齐、楚。向他们晓以利害,并进行贿赂,致使齐、楚均脱离“纵约”,与秦和好。张仪然后来到魏国,魏惠王拒绝向秦国屈服。张议便密令秦军进攻魏国,夺取了魏国的曲沃(今山西曲沃县)和平周(今山西介休县西)。
公元前318年,魏、韩、赵、燕四国因愈来愈严重的感受到来自秦国的威胁,联合楚、齐两国,组织合纵联军伐秦。齐国因信守张仪的盟约,未派兵参加。合纵联军一直攻到秦国的东方战略要隘函谷关,在此遭到秦军反击,大败而退。
次年,秦乘合纵联军之败,兴兵伐韩,大败韩军于脩鱼(今河南原武县东)。张仪乘机又去劝魏襄王向秦屈服,魏襄王为一幼弱无能的君主,在联军惨败、韩军覆没之后,经不起这种威吓之言,遂背弃纵约,请和于秦。张仪归秦后,建议秦惠文王再次伐韩,在岸门(今河南许昌市北)大破韩军,迫使韩宣惠王以太子仓为质,入秦求和。
张仪既以纵横捭阖之术削弱韩、魏,便转而对楚,千方百计地破坏齐楚联盟。公元前313年,秦派张仪去楚国,以离间齐楚关系。张仪至楚后,以献商于之地(今河南淅川县西北)600公里为诱饵,诱使贪图小利的楚怀王与齐绝交。楚怀王不听大臣的劝告,决心绝约于齐,并派人随张仪入秦,去接受商于之地。
张仪回秦后,装作从车上坠下来受伤,三个月没有露面。楚怀王见派去的人没有得到土地,以为秦国认为楚国绝交绝得还不够,派人到齐国边境去痛骂齐湣王。齐王在一怒之下,中断了齐楚盟约,转而与秦联合,共同对付楚国。张仪这才对楚国来索地的使者说:“你怎么还不去接受土地?从某至某,有6里。”楚使回报楚怀王,楚怀王大怒,于公元前312年发兵攻秦,结果在丹阳(今河南丹水北岸)被秦军打败,损兵折将8万余人,秦乘势占领了楚国汉中之地(今陕西省汉中县以东)。
秦国在伐韩、伐魏、欺骗楚国取得成功的同时,又北灭义渠,南并巴蜀,夺取了黄河以西的北地和陇西二郡,以及汉水和长江上游地区。这时,张仪开始游说六国,兜售连横之术,即秦国迫使各国自动地帮助它进行兼并。
分则俱损。是合纵六国之败的主要原因。六国没有认清秦离间合纵的目的,各国都从自身的利益和利害关系出发,对合纵没有决心,缺乏团结作战的观念。致使秦国以远交近攻之策,离间六国合纵,迫使六国相继屈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