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用人的遗憾
李自成领导的明末农民起义,在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义军建立了大顺政权,推翻了明王朝,进占了北京。但他的政权维持不满十年,驻京仅42天,他死时年仅39岁。这里固然有他历史与阶级的局限,但他用人的失败,不仅是导致他败亡的原因之一,而且也是一个足资后代深思的教训。
以刘宗敏为代表的农民将领,从狭隘、保守的农民小生产者观念出发,没有政治远见,不思继续进取,相反被义军攻占北京的胜利冲昏了头脑,他们抵不住城市腐朽生活的诱惑和侵蚀,军纪开始败坏。他们忙于搜抄明朝库藏的金银,并把搜抄和拷掠所得的金银熔铸成饼,用骡马运回故乡西安。有的农民将领住进深宅大院,过起了笙歌燕舞的生活。他们妻妾成群,身穿绫罗绸缎,招摇过市。更多的善良农民出身的战士,在此影响下,以为大功告成,该回家乡种地去了,以致“腰缠既富,人多乡井之思,绝无赴敌之气”。
以牛金星为代表的义军将领是领导阶层中的地主阶级分子。革命取得暂时胜利后,他们原形毕露,不仅纵情声色犬马,过起腐朽糜烂的生活,而且还趁机结党营私,扩大自己的特权。农民军自北京败退后,占领区内的地主豪绅纷纷组织武装杀害大顺官员,趁机反扑。将军李岩请求去河南镇压,牛金星却密告李自成说,河南是李岩故乡,他统领大兵是要谋反。李自成不辨忠奸,听信谗言,令牛金星设下酒席,于帐后伏击,将李岩杀害。牛金星在义军内部的挑拨离间、造谣中伤及其破坏活动,引起了义军的严重分裂。军中将士多怀不平,文臣武将不能同心协力,反而疑忌攻讦,刘宗敏自此带领自己的部众离开李自成,擅往河南。而牛金星最后却在李自成败走西安后,独自悄悄溜走投敌去了。
在义军将领中,还有一部分人是明朝的降将如姜壤、唐通等人。李自成对他们无原则地信任,仍让他们守卫边疆要塞。但他们态度暖昧,怀有二心。当李自成在前线急需增援时,他们推诿拖拉,使义军不能充分有效地集中兵力,当李自成率领义军退出北京,转战山西、陕西等地作战时,姜壤等公开叛变投降清军,甚至向清廷献媚,把自己驻防的地区作为进见礼,背信弃义地向大顺军发动突然袭击,起义军腹背受敌,损失巨大,不得不节节后退,最后放弃据守关中,南下湖北,以致遭到最后失败。
李自成最后的失败,在很大程度上是用人的失策。像刘宗敏之类的将领,胸无远见大志,义军刚取得了一点胜利,他们就沉湎在享乐之中,“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事实正是如此。至于像牛金星、姜壤之类的人,虽然各自情况不同,但他们决不可能成为革命营垒中的人这一点却是相同的,他们既不能成为中坚核心力量,也不是农民革命的同路人,李自成理应对他们保持清醒的认识,对他们抱有必要的警戒。当然,革命队伍不可能纯而又纯,但对他们的联合、利用始终应该保持在一定的程度上,而不能像李自成那样盲目信任,无原则地委以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