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鬼的现代别墅

闹鬼的现代别墅

阿伦·雷乃是法国“新浪潮”电影的主将,信奉非理性主义的哲学,将它带到电影创作中来,把表现矛盾、狂乱的内心活动,特别是潜意识活动,看作是崇高的美学境界,把灰暗、伤感、颓废、绝望作为最感人的美学基调。它提倡“自我表现”、“自由联想”,采取便于主观想象随意奔驰的“非结构”、“非情节”模式,体现非理性主义的内容。

他1963年拍的《去年在马里昂巴德》是典型的例子。人物都是无名无姓,片中两个主要人物,是女人A和男人X;空间是一座仿佛并非人间的富丽堂皇的奇异旅馆里;时间上更是模糊,只是空泛的“去年”和“今年”。A女士与另一个“也许是”丈夫的男人住在这里,忽然来了个X先生,对A女士说去年他们曾在这里相识、相爱,而且约定今年在此重逢,然后私奔。A矢口否认有过此约,并且一再回忆,确实从未见过此人。但X在她耳边娓娓而谈,引领她走过大厅、漫步花园……渐渐地她被说服了,猜疑起自己的记忆力。原来的虚无缥缈的想象忽然变得真切确实,她最后只有克服自己的疑虑,跟他走。

影片中许多有教养的男男女女来往在庭园里,他们到处游荡,充满着神秘色彩。这些晃来晃去的男女,只是主人公潜意识里的“影子”,在梦境或记忆中闪现。影片作者企图从潜意识境界去分析人的行为,潜意识成了影片结构的基础。影片反复运用倒叙、闪回以及各种主观镜头,正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非理性的心理过程代替了叙事的逻辑过程。

看到这部影片,许多人得到启示:不要忘了电影是拍给观众看的,不能由导演随意去拍广大观众看不懂的影片。

中国观众看不懂,法国人就能接受吗?

德国著名电影史家乌利希·格雷戈尔在他的《世界电影史》中谈到该片时说:“《去年在马里昂巴德》却是一个深奥莫测的哲理故事,描写许多人相会(也许不过是梦幻)在一座宫殿里,而他们的过去似乎是个不解之谜”。

法国电影史家乔治·萨杜尔认为“在拍摄这部使人入迷、美丽得如同一座大理石雕像的影片时,阿伦·雷乃好像把自己关进一所闹鬼的现代别墅里”。

拍出《广岛之恋》的阿伦·雷乃对电影艺术的发展是有贡献的,但非理性主义哲学思想也让他的创作走上歧路。在存在主义和弗洛伊德主义支配下,他认为人的存在和行为最终受潜意识支配,而梦境和幻觉正是潜意识的自然涌现,是最值得探究的对象,因此,不难理解,为什么《去年在马里昂巴德》成了“闹鬼的别墅”,成为“不解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