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不稳,各自为战,败之必然
公元前500—449年爆发了几次波斯对古希腊诸城邦进行的征服战争,史称希波战争。战争的直接导火线是雅典和厄利特里亚于公元前500年援助为反抗波斯统治而举行起义(米利都起义得到小亚细亚其它城邦的支持)的小亚细亚城市国家而引起的。直到公元前493年前夕,波斯军队镇压了起义以后,才在马多尼俄斯率领下,开始了征服希腊的战争。但波斯舰队的大部分舰船在阿陀斯角因大风大浪而覆没,波斯军被迫停止远征,仅占领了色雷斯。公元前490年春,波斯对希腊发动了第二次远征。1.6—2万波斯军在统帅达季斯和阿尔塔费连的率领下,分乘600艘舰船横渡爱琴海,沿途占领了纳克索斯岛、埃维厄岛上的卡里斯托斯和厄利特里亚城,最后在距雅典40公里的马拉松山谷登陆。同年9月,马拉松会战开始。统帅弥提阿狄斯指挥的雅典人和布拉人(9000—10000)在这次会战中取得了重大胜利。公元前480年,在波斯王薛西斯的率领下,波斯军队对希腊进行了新的远征。此次远征波斯军队阵容庞大,计有15万步兵、数万骑兵和由1000多艘舰船组成的舰队。波斯军队为进军方便建起了横跨赫勒斯滂海峡的两座浮桥;为使舰队通过,波斯军队在阿陀斯地峡开凿了一条运河。首场会战发生在温泉关,波斯军突破温泉关防御后,攻克了比奥细亚、阿提克和雅典。但同年波斯海军却在萨拉密斯岛附近惨遭失败。公元前479年,布拉的会战中,希腊城市国家联军以6万人的弱势击溃了波斯军队8万人的进攻。几乎同时,波斯军队在密卡勒角海战中再次遭到失败。这次战役实际上已决定了双方在希波战争中的胜负。公元前478—468年,大部分曾被波斯人占领的城市国家获得了解放。希腊人把军事行动转向爱琴海地区和小亚细亚。在这个时期的初期,希腊同盟军在雅典统帅客蒙的指挥下,取得了一些胜利,夺取了色雷斯沿海一带、爱琴海的一系列岛屿和拜占庭城。公元前469年,在欧律墨冬河口附近的陆上会战中再次大败波斯军。此后,双方战事互有胜负,一直延续到公元前449年。在这期间希腊人乘埃及人起义反对波斯人的机会,对埃及进行了一次远征,但没有取胜。公元前449年,希腊在萨拉窝斯岛附近的海战中再次获胜,波斯被迫与希腊进行和谈,缔结了卡里亚斯和约(以雅典全权代表的名字而得名)。根据和约,波斯丧失了在爱琴海、赫勒斯滂海峡和博斯普鲁斯海峡的领地,并承认小亚细亚各希腊城市国家在政治上的独立。
波斯之所以在希波战争中败北,除了因为波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如希腊各城市国家高;波斯军队的战术显然没有希腊军队先进、灵活,如希腊军队在战争中首创了“方阵”这一著名战斗队形,这一战斗队形组织严密、步调统一、指挥方便,而波斯军队却以不易指挥,易受打击的混乱队形与希腊军队的方阵交战以外,还有重要的两条原因在于:第一,波斯长期的扩张战争,特别是对被征服地区的掠夺、压迫,使波斯本身的基础就不稳固,因而一旦时机成熟,那些被征服地区就起而反对波斯,帮助希腊人。因而从这种意义上讲,波斯军队虽然在数量上占优势,但却没有什么战斗力,这是其一再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第二,波斯虽有强大的陆军和海军,但是它们在战争中没有能够有效地相互配合,本来拥有的优势不能发挥出来,结果是陆上的胜利被海上的失败所抵消,或正相反,最后只得罢战言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