瘗鹤铭的落水
被宋代大书法家黄庭坚崇为“大字无过瘗鹤铭”的瘗鹤铭刻石,是书法史上历来被公认的珍品。宋代曹士冕《法帖谱系》说:“焦山《瘗鹤铭》笔法为书家冠冕”。清王澍《虚舟题跋》谓:“其书法虽已剥蚀,然萧疏淡远,固是神仙之迹。”韩熙载《艺概》称:“《瘗鹤铭》剥蚀已甚,然存字虽少,其举止历落,气体宏逸,令人味之不尽。”然而,这样一件书法瑰宝,现仅存五块碎石,存字三十余个。据有关资料记载,此刻石书法为南朝梁陶弘景所书。无年月,楷书。一说为晋王羲之所书。可见其书被人推崇至极。据宋黄长睿考证,此石为梁天监十三年(公元514年)原刻在江苏镇江焦山西麓石壁之上,宋时被雷击,崩落于长江之中。清康熙52年(公元1713年)由陈鹏年募工移置山上,后砌入定慧寺石壁间。残石现存镇江宝墨轩碑廊大院的碑亭中。尽管人们这样的抢救,但《瘗鹤铭》原石有多大,书字多少,全石的书法画貌如何以及真正的书者为何人均无查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