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察敌情·兵败身亡

失察敌情·兵败身亡

新莽末年,利用绿林、赤眉起义的机会,一些地方豪强乘势起兵,形成割据一方的武装势力。刘秀建立东汉政权后,便面临着剿平这些地方割据势力的艰苦任务。

王莽时为导江卒正的公孙述起兵占据了益州(今四川成都),自立为蜀王,割据蜀中。东汉建武十一年(35年),刘秀正式发兵灭蜀。战争初期,岑彭率领的东汉军队势如破竹,直逼成都,其它几路军队也相继攻到成都城下,对成都形成了包围态势。不料,岑彭被蜀军刺客杀害,刘秀遂派吴江接替岑彭指挥作战,并下诏告诫吴汉,公孙述的军队尚有十多万之众,不可轻视。汉军应坚守广都(在今成都市南),以逸待劳,引蜀军来攻。但吴汉急于求成,坚持围攻成都,擅不听令,并且与其副将刘尚分兵锦江两岸安营扎寨,于建武十二年(36年)九月被公孙述部将谢丰、袁吉率兵击败而分割包围。蜀军在连续受挫的情况下,此时终于在战略上夺得了主动权。可是好景不长,吴汉闭营三日,营内烟火不断,旌旗飘扬,以迷惑蜀军,暗中却突然突围而与锦江南岸的刘尚部会合,谢丰等果然上当,对汉军撤出营地毫未觉察,仍分兵监视吴汉留下的空营寨,同时亲率主力进攻刘尚部,结果吴汉、刘尚合军迎战,从早晨激战到黄昏,蜀军终于大败,谢丰、袁吉被杀,蜀军得之不易的暂时的战略优势一朝尽失,此后,吴汉八战八胜公孙述,同年秋,公孙述身受重伤而亡,余部在延岑的率领下向东汉投降,蜀地平定。

谢丰、吴汉锦江两岸之战,蜀军在人数、地势及战略上都占有一定的优势,倘若先能保持分割包围的态势而各个击破,汉军的形势将极为不利;即使做不到此,若及时发现汉军两部已会合,而不贸然进攻,也不至后来的惨败。谢丰之失,正在于对敌情的严重失察,而导致兵败身亡。当然,统一是大势所趋,即便此战蜀军获利,其被平定的结局势不可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