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行不义必自毙
隋朝末年,群雄并起,纷争天下。隋金城(今甘肃兰州)府校尉薛举率其子薛仁果杲13人劫捕金城令郝瑗,于隋大业13年(617年)起兵叛隋。薛举自称“西秦霸王”,建元“秦兴”,同时,招集人马,攻掠郡县,一时声势大起。薛氏父子勇猛善战,在战术运用上有独到之处,在与隋将皇甫绾作战中,两军对垒,陈兵未战,突然间风雨暴至。起初,大风刮向薛举阵中,对薛家军十分不利,但皇甫绾未抓住战机,没有借天时之利出击,忽然风向反转,吹向隋军阵中,一时天昏地暗,隋军大乱。薛举乘机一马当先,率军掩杀过去。大败隋军,不久,薛氏军队发展到13万人之众,但军事上的成败,很多时候并不在于战术上的运用,而在于能否收得军心、民心。薛举虽然势力范围以其都城天水(今甘肃天水)为中心威震西北,其锋芒直逼京师洛阳,但薛举每俘获敌方将士或攻破城池,便将俘虏全部杀掉,杀人手段也极其残忍,多用断舌、割鼻等酷刑折磨至死,他的妻子也十分残酷,好鞭挞部下,见被鞭者不胜疼痛而翻滚于地,便将其半埋地下,使之不能动弹再鞭挞之,因此军心、民心颇有浮动,薛举病死后,其子薛仁杲继位,虽有勇力,善骑射,有“万人敌”之称号,也打了一些胜仗,但每到一处,仍继乃父遗风,以杀人为快事,且纳被杀者之妻妾归己,有不服者,则用火慢慢熏烧,渐割其肉让士卒吃。同时生性多疑,与部将多所猜忌,至使上下异心,军心惊惧,兵势日衰。唐朝建立后,李世民亲率兵征讨薛仁杲,采取坚壁不战,待敌气衰而攻之的战术,与薛氏军相持数月。由于薛氏父子平日过于残酷,手下将领于阵前纷纷降唐,连其妹夫也率众投靠了李世民。至使实力大减,李世民乘机先击敌一部,两军酣战之际,突发劲旅冲入敌阵,大破敌军,进逼仁杲老巢,迫使其率众投降,薛仁杲被押回京师后斩首。
薛氏父子起兵甚暴,势力扩展也十分迅速,正是隋炀帝多行不义,民怨沸腾的结果,但他们父子同样性情残酷,滥杀无辜,虽然军事上取得了一些胜利,但失民心、散军心,终至国破身亡,可见战争成败,军心、民心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