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漫的荒唐与颓废

弥漫的荒唐与颓废

新感觉派是在本世纪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产生的一个小说流派,代表作家有刘呐鸥、穆时英、施蛰存、叶灵风等,这是中国第一个现代主义的小说流派。在内容上,他们在快速的节奏中表现现代大都市的生活,尤其表现半殖民地都市的畸型和病态方面。在艺术形式上,他们刻意捕捉那些新奇的感觉、印象,把人物放到一个奇妙而真实的环境中去。他们借鉴西方心理分析学派,着重挖掘表现人们的潜意识,一定程度上能够深入地表现人物心理。

然而,新感觉派小说也存在很多问题。首先,新感觉派的作家们醉心于表现二重人格。很多作品中的人物都具有二重人格,且被极力渲染。一方面是具有纯洁神圣灵魂的精神的人,一方面是完全受性欲支配的兽性的人。如刘呐鸥小说《残留》中的女主人公霞玲,一方面,丈夫死了以后,她悲痛万分,甚至连走路都失去了气力;另一方面,在料理完丧事的当天晚上,她就渴望有别的男人来陪伴自己,甚至走上街头,任外国水手拥抱、亲吻。这简直到了让人不能理解的地步。

其次,他们都从性的意识出发,把性欲的发动当作其作品中人物行动的唯一动力。施蛰存的小说《石秀》,写石秀对结义兄弟杨雄之妻潘巧云的迷恋,他的身上有“熊熊地炽热于胸中的一个壮年男子底饥饿着的欲望”,这种欲望太强烈了,以至于发生了扭曲。他挑唆杨雄杀死了潘巧云,他的心理已经变态,“因为爱她,所以要杀她”。甚至以欣赏潘巧云的血的美色和奇丽而获得满足。

这两点,是新感觉派作家受心理分析学派的影响,无限夸大了性欲及其作用,把人都写成兽性的人,人无时无刻不沉醉在性爱的思念和追求之中。我们并不否认性欲及其压抑的存在,但当把它扩大了并用它来解释人类的一切现象时,就成了十分荒唐的了。

此外,新感觉派小说有一部分还弥漫了很浓厚的颓废乃至绝望的情绪,表现了一种世纪末意识的流动。在这些作品中主人公的眼里,整个世界是一片阴暗,这也是受了西方现代主义影响而产生的悲观主义的思想倾向。

在通观了新感觉派小说的得与失以后,我们就会认识到,对任何一种现代派思潮的借鉴,都不能全盘引进,而应该是吸收其中的精华,抛弃其中的错误。也只有这样,才有真正把它们化为自己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