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伦纽斯的苦斗
1882年,年轻的瑞典化学家阿伦纽斯发表了《电解质的导电性研究》的论文,公开提出了电离学说,用崭新的思想揭示了电解质溶液的本性。
阿伦纽斯把自己新学说思想汇报给母校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的克列维教授,期望得到母校老师们的支持和帮助,没想到却当头挨了一棒,老师们认为他的头脑发昏了,说他“纯粹是胡说八道”,是把“鼻子伸进不该去的地方了”。阿伦纽斯并没有被这些冷嘲热讽所吓退,继续进行溶液导电性的研究。
1884年,阿伦纽斯在乌普萨拉大学博士学位答辩会上宣读了博士论文。论文捅了马蜂窝,教授们个个义愤填膺,表现得怒不可遏,认为他纯粹是“空想”。巴列维教授首先发难说:“我不能想象,比如,氯化钾怎么会在水中分解为离子。钾在溶液中单独存在可能吗?任何一个小学生都知道,钾遇水就产生强烈反应,同时形成氢氧化钾和氢气。可是氯呢?它的水溶液是淡绿色的,又有剧毒,而氢氧化钾的溶液则是无色的,完全无毒。”在权威们的一片喧嚣和指责声中,阿伦纽斯有苦难言,有口难辩,真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了。
阿伦纽斯的这篇论文公开发表后,又遭到了更大的灾难,在英、德、法、俄等国家中,一些著名的化学家,组成了一个国际化学界“联军”,讨伐这个无名小卒。其中有赫赫大名的门捷列夫,他们攻击电离学说是“奇谈怪论”、“不值一提”,电离学一问世,就遭到学阀们的否定和攻击,严重地影响了这一新学说的确立和传播。
权威诚可敬,然而,权威并非主宰。学识渊博,并不等于无所不知,对不知的东西请勿妄论,实践是最好的评判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