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价班”现象

“高价班”现象

1987年11月9日《北京日报》刊登101中学办了两个“高价班”被查处的消息后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对“高价班”有两种截然相反的社会态度:是不正之风,还是正当赞助?

学校看“高价班”——酸甜苦辣。101中学教导主任说,8月份,很多单位都来要求我们扩大招生名额以解决他们单位子女入学的问题,而学校承受能力的确有限。于是达成协议,由这几家单位资助我们改善办学条件,我们优先考虑他们的职工子女上学。我们学校要修建实验室、改建操场等,预算投资与实际教育经费拨款竟差47万元,这些都要我们自筹。我们能上哪儿自筹?

这种现象在其他重点中学校也存在。在接受各种形式的资助的同时,教师们背上了沉重的包袱。某重点中学,某班应45人,实际平均57人,最高达61人,增加的学生成绩偏低,为了不因升学率的降低而影响学校的声誉,老师们不得不千方百计,加倍努力。

社会看“高价班”——不正之风。资助者是有明确选择的,交换条件是资助单位职工子女可以从普通中学转入重点中学。这当然会引起没有单位作靠山的普通群众的反感。同时,在多少双资助之手热情地伸向重点中学时,占80%的普通学校,特别是那些最需要资助的条件较差的学校却难以享受资助者的青睐,这自然又会损伤普通学校办教育的积极性。

出路何在——左右为难。国务院1986年〔69〕号文件指出,提倡和鼓励科技单位、党政军机关和社会各界关心、支援中小学的建设。一些人认为,用“高价班”吸引的重点资助远比一般单位的普遍资助款项大,如堵塞了这条路,无疑是堵塞了一笔相当可观的社会资助。另一种意见则认为,应当提倡普遍资助,取消重点资助,如提倡“厂校挂钩”。然而现实是,任何行政命令都无法改变企事业的投资目标和家长、社会追求“入重点学校接受良好教育”的愿望。长此以往的结果,要么是重点与非重点的悬殊愈来愈大;要么是“重点”对越来越多的“资助”负担招架不住而降为一般。

中国教育由于人口的无控制、无计划,经济发展的地区与部门的不平衡以及教育上的“片面追求升学率”等等因素的作用而走上了一条发展极端不平衡的道路,重点“资助”的两种结果都是令人担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