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中国》原文与翻译、赏析

《哀中国》原文与翻译、赏析

蒋光慈



我的悲哀的中国,

我的悲哀的中国,

你怀拥着无限美丽的自然,

你的形象如何浩大而磅礴!

你身上排列着许多蜿延的江河,

你身上耸峙着许多郁秀的山岳。

但是现在啊,

江河只流着很呜咽的悲音,

山岳的颜色更惨淡而寥落!



满国中外邦的旗帜乱飞扬,

满国中外人的气焰好猖狂!

旅顺大连不是中国人的土地么?

可是久已做了外国人的军港;

法国花园不是中国人的土地么?

可是不准穿中服的人们游逛。

哎哟,中国人是奴隶啊!

为什么这般地自甘屈服?

为什么这般地萎靡颓唐?



满国中到处起烽烟,

满国中景象好凄惨!

恶魔的军阀只是互相攻打啊,

可怜的小百姓的身家性命不值钱!

卑贱的政客只是图谋私利啊,

哪管什么葬送了这锦绣的河山?

朋友们,提起来我的心头寒——

我的悲哀的中国啊,

你几时才跳出这黑暗之深渊?



东望望罢,那里是被压迫的高丽;

南望望罢,那里是受欺凌的印度;

哎哟,亡国之惨不堪重述啊!

我忧中国将沦于万劫而不复。

我愿跑到那昆仑之高巅,

做唤醒同胞迷梦之号呼;

我愿倾泻那东海之洪波,

洗一洗中华民族的懒骨。

我啊!我羞长此沉默以终古!



易水萧萧啊,壮士吞仇敌;

燕山巍巍啊,吓退匈奴夷;

回思往古不少轰烈事,

中华民族原有反抗力。

却不料而今全国无生息,

大家熙熙然甘愿为奴隶!

哎哟! 我是中国人,

我为中国命运放悲歌,

我为中华民族三叹息。



寒风凛冽啊,吹我衣;

黄花低头啊,暗无语;

我今枉为一诗人,

不能保国当愧死!

拜伦曾为希腊羞,

我今更为中国泣。

哎哟! 我的悲哀的中国啊!

我不相信你永沉沦于浩劫,

我不相信你无重兴之一日。



【赏析】 与《自题小照》的豪放相比,蒋光慈的这首诗充满了悲愤。1924年,诗人从苏联返回中国,社会环境的强烈反差不能不使诗人的心绪发生极大的变化。从狂喜到悲愤,诗人高亢的感情却是始终如一的。

诗的第一小节,诗人直率地向人们呼喊出内心对中国的悲哀:“我的悲哀的中国,我的悲哀的中国。”用重复正面直写的手法,表现出诗人对祖国的痛切感伤。随之,诗人又用排比的手法描写出中国美丽的自然:浩大磅礴的身姿,蜿蜒流向远方的江河,威武俊秀的山岳。这一切本应是中国强盛的象征,此刻却变得江河悲哀呜咽,山岳惨淡寥落。对环境这样的描写,有力地表现了诗人深沉的哀愁。诗人劈空吟颂心中的悲哀,不加任何遮拦,把铭心刻骨的感觉写得极有气势。

诗人的悲哀决不会是凭空产生的,那么,这沉重的悲哀原因何在呢?接下去两节,诗人将祖国的外患内忧一一述诸笔端。“满国中外邦的旗帜乱飞扬,满国中外人的气焰好猖狂!”中国本是中国人的中国,如今主人的权力丧失殆尽,举国默默忍受着当奴隶的命运,这沉默的忍耐足以使满腔热血的诗人气绝,这便是诗人深感悲哀的第一重原因。再看国内的军阀政客们,他们只顾互相攻伐,鱼肉百姓,饱肥私囊,中国的锦绣山河虽已是千疮百孔,而他们却熟视无睹,衰败的中国因而变得更加黑暗,这是诗人悲哀的第二重原因。

第四小节,诗人从东西受凌辱的邻国看到中国沦于灭亡的阴影。要拯救灭亡将至的中国首先要唤醒昏睡的民众,为此,诗人狂呼疾走,希望让自己的歌声振奋民族的魂灵。诗人用高亢激昂的语言写道: “我愿跑到那昆仑之高巅,做唤醒同胞迷梦之号呼;我愿倾泻东海之洪波,洗一洗中华民族的懒骨。”诗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不甘沉默,拚尽全力去摇撼中国这位昏睡中的巨人,诗人拳拳的爱国之心跃然纸上,感人肺腑。

“易水萧萧啊,壮士吞仇敌;燕山巍巍啊,吓退匈奴夷。”中国自古不乏慷慨激昂的壮士豪杰。诗人再次提醒自己的同胞,古人能有如此的气概,难道我们就甘愿为任人宰割的奴隶吗? 如果做为一个中国人不能在保卫祖国的战斗中牺牲,那还不如在惭愧中悄然了结自己的生命。祖国的衰败使诗人感到悲哀,同时,诗人也为自己不能拯救祖国的命运感到内疚,其心情是相当复杂的。结尾两行表明,诗人虽为中国的命运哀叹,但决未绝望,诗人充满信心地期待着一个独立、富强的中国重新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这首诗节奏抑扬顿挫,句式相对工整,感情起伏强烈,以情结构全诗。但也因过于依重情感,使诗的形象建构方面仍存在弱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