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书有感》原文与翻译、赏析

《观书有感》原文与翻译、赏析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注释】 ①鉴: 镜子。②渠: 它,指方塘中的水。

【诗大意】 半亩见方的池塘像一面打开的镜子,倒映的蓝天白云在其中随波荡漾。要问塘水为什么这样清澈? 只因有活水不断从源头流来。

【赏析】 喜欢以诗说理,是宋诗的一大特色。不少诗因说理过于直露,使人觉得索然无味。但也有一些优秀之作,既以理入诗,又有诗味,在生动形象的自然景象描写中透露出浓厚的理趣。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陆游《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都是明显的例子。朱熹这首 《观书有感》也是一首富有理趣的好诗。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诗一开始,在我们面前推出了一方半亩大小、像镜子一样清澈见影的池塘。池塘中并没有追逐嬉戏的红鲤白鲢,也没有赏心悦目的荷花苇草,它的动人之处就在于清冽而深邃,蓝天白云倒映其中,随着水的波动而荡漾。“问渠那得清如许?”诗人饶有兴趣地发问、思考,他很快找到了满意的答案:“为有源头活水来。”那是由于它有着不断输送来活水的源头!如果没有这个源头,池塘早就会腐臭浑浊了。

这首诗所蕴含的哲理是很清楚的:源活水清,本固枝荣。但是由于作者将它冠以 《观书有感》的题目,没有苏轼的 《题西林壁》那样好理解,引起了人们众说不一的推测。有人说“人的思想就像那半亩方塘,要想不陈腐,不枯竭,就必须吸收外来的新鲜知识” (陈友冰等 《宋代绝句赏析》)。有人则认为是“把半亩方塘比作一本书……把书打开了,好像打开一面镜子。天光云影是指书中的丰富内容。问那个方塘的水哪能这样澄清,因为源头活水流过来,这是说书中的思想内容那样精纯,因为它有丰富的写作源泉。” (周振甫《诗词例话》) 且不论哪种说法更接近实际,朱熹通过生动逼真的形象,给我们留下了一首饱含理趣的佳作,却是值得庆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