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和》原文与翻译、赏析

《应和》原文与翻译、赏析

波德莱尔



自然是座庙宇,那里活的柱子,

不时地发出隐约模糊的语音;

人们经过那里,穿越象征的森林,

总感到森林里有亲切的注视。

仿佛远处传来的悠长回音,

渗入昏暗而幽深的和谐,

广袤如同光明,浩瀚有如黑夜,

香味、彩色和声音交相呼应。

有些香味新鲜如婴儿的肌肤,

柔和好似铜箫,青绿如同牧场,

——另一些香味,腐朽、茂盛、趾高气昂,

像无限的事物般扩展飞扬,

如琥珀、麝香、安息香和乳香,

歌唱着精神与感官的激荡。

(王以培 译)



【赏析】 波德莱尔的诗集《恶之花》共分 《忧郁与理想》、《巴黎风光》、《酒》、《恶之花》、《叛逆》和《死亡》六部分。这首诗是第一部分《忧郁与理想》 中的第四首,这是一首著名的十四行诗。

诗人所感受到的自然是一座“庙宇”,一片 “象征的森林”,里面生长着活生生的柱子,并不时地发出模糊的语音,向人投来亲切的注视。这是自然的声音和目光。

这些声音汇合在一起,从遥远的地方传来,成为和谐的一体,“香味、颜色和声音交相呼应。”

这是怎样的一种芬芳——“新鲜如婴儿的肌肤,柔和好似铜箫,青绿如同牧场”,还有更为丰富浓郁的气息—— “腐朽、茂盛、趾高气昂”。

这些众多的香味扩展飞扬,无限延伸,像一曲和谐的生命之歌,“歌唱着精神与感官的激荡。”

诗人认为,自然是声音、色彩和香气汇合而成的统一体,它本身就是一个独立完整的生命,能够 “发出隐约模糊的语音”,也具有 “亲切的目光”和无比丰富的气息。正如诗人本人所说:“世界是一个复杂的不可见的整体”,“是一部象形文字的字典”,而人可以听懂它的声音,看到它的目光,翻译出这些象形文字,因为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某种契合,可以互相感应,可谓“心有灵犀一点通”;从人的感官上来说,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等也都是相通的,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通感”。总之,自然和人本身,人和自然之间,各种因素互相应和着,产生出一种奇异的和谐。在波德莱尔看来,这就是诗的真谛。

这首诗以象征派诗歌的创作理论作指导,既准确地表达了诗的主题,同时也创造出了完美的形式,全诗打磨得如象牙一样光滑,节奏和韵脚均无懈可击。波德莱尔曾尖锐地批评了这样一些文学家“由于绝对地相信天才和灵感,而不知道天才应该如同学艺的杂技演员一样,在向观众表演之前曾冒了一千次折断骨头的危险,不知道灵感说到底不过是每日练习的报酬而已。” 在为 《恶之花》草拟的序言中,他明确指出: “让节奏和韵脚符合人对单调、匀称、惊奇等永恒的需要; 让风格适应主题。”

本诗被视为象征派诗歌的杰作,许多象征派诗人从中获得了启发,创作出了大量的优秀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