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无名氏
说事则喙长三寸,判事则手重五斤。
本诗仅此两句,录自《全唐诗》第9848页。作者以高度凝炼又犀利异常的笔勾勒出能言不能行者的肖像。喙,本义为鸟兽尖而长的嘴,这里是指人嘴,但又含有双关意味,即形容这类人的嘴如鸟兽一样尖而长。“判事则手重五斤”指出他们到动手做事时就露出无能的本相。“手重五斤”描状其行举之艰难。短短两句,形象却生动而鲜明,充满了辛辣的嘲讽,也表现出对言与行关系的深刻认识。
古今中外,这种言行两方面极端不平衡的人在生活中是屡见不鲜的。他们只会夸夸其谈,貌似雄才伟略,无所不能;可是到动手实践时,却立刻张皇失措,赧色汗颜,现出“银样蜡枪头”的原形。“纸上谈兵”的赵括,“言过其实”的马谡可谓他们的代表。言大而夸的结果只会是身败名裂,贻害家国。言与行的关系历来为有识者所重视。孔子提倡“讷于言而敏于事”(《论语·里仁》),陆游则指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均正确地强调了“行”的重要性。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实践活动确是至关重要的环节,知识的学习和智能的开发也都与实践密切相关。可以说,“喙长”而“手重”,必定一事无成,误人误己。这两句奇且妙的诗句,对于我们今天培养良好的作风和学风,救治“眼高手低”、“高分低能”之病,无疑是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的。
艺术表现方面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以漫画笔法突出形象,二是通过对比来强调其言行两方面的巨大反差。这两句诗颇具漫画大师的技法与匠心,直接抓取言的器官“喙”和行的器官“手”,舒展神思,大笔写意。以惊人的夸张来突出其人的嘴和手,且很能引发读者的想象。“喙长三寸”极言其言语器官之发达、灵便,功能的无可比拟。也使人如亲睹其人的神态:眉飞色舞,唾液四溅,甚至奋袖出臂,手舞足蹈。“手重五斤”又形象地表现出临事时的迟疑、推诿,无从下手的尴尬窘迫。虽用笔寥寥,一个典型的言与行极端不平衡的畸形人形象跃然纸上,呼之欲出。高度发达而变形的嘴与极度退化而沉重的手形成鲜明的对比,与“言语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有异曲同工之妙。不待作者点明,深刻而尖锐的讽刺意味,揶揄嘲弄的喜剧效果已跃然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