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嵇康(节选)·[魏]郭遐叔》原文与赏析

[魏]郭遐叔

思言君子,温其如玉。

心之忧矣,视丹如绿。

嵇康为“竹林七贤”之一。他为人刚直简傲,面对司马氏篡位,愤激不平,景元二年(261),以答山巨源书忤司马昭,明年坐吕安事被杀。死时年仅四十。郭遐叔,生卒年不详。此首《赠嵇康》诗,着重抒写他与嵇康相知和离别后的思念之情。他和嵇康是同时代人。他们在魏晋易代前夕,深感仕途充满了凶险。据《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纪》甘露五年(260)春正月裴松之引《汉晋春秋》载,三国时,魏国的司马氏专权,公元254年,司马氏废曹芳,立曹髦为帝。曹髦不甘心做司马氏的傀儡,当他发现大将军司马昭掌握大权,阴谋夺取政权时,曾召集大臣密商对策。曹髦对大臣们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也。吾不能坐受废辱,今日当与卿自出讨之。”后来,他率领数百名宿卫前往攻打司马昭,战败后被司马昭所杀。这是历代人所共知的阴谋野心的典型事例。当时,嵇康他们既不满于现实,又不愿依附司马氏,心中充满了忧虑和恐惧。“心之忧矣”,当指于此。

“视丹如绿”,意为忧愁使视觉模糊,把红的看成绿的。“丹”与“绿”,本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色彩,视之一目了然。一般说来,正常人(除色盲者)不可能产生把红看成绿这种奇特的视觉现象。所谓“视丹如绿”,是诗人怀着强烈的愤世情感观察社会的结果,是诗人心中充满矛盾与忧虑的反常心理反映。这是一句形象化的比喻,是诗人借以阐明社会现象的哲理语。

在封建社会中,统治者为维护自己的利益,或以假象迷惑百姓,或故意以假乱真,叫人难辨“丹”“绿”。最典型者莫过于“指鹿为马”的故事:《史记·秦始皇本纪》:“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耶?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鹿(者),高因阴中(暗地中伤)诸言鹿者以法。”这是一种不同性质的“心之忧矣,视丹如绿”。

应该说,司马昭与赵高本是一丘之貉,他们为了自己篡权的需要,不许善良的人们辨别真正的“丹”与“绿”。而只有那些胸怀坦荡的仁人志士,他们在特殊的遭遇中,能够透过社会现象洞察统治阶级的本质,他们不满现实,而又无力反抗现实,于是产生一种逆反心理,或者说是背叛心理。他们或公开宣布不与统治者合作;或逃离现实而遁入山林;或悲愤地弃官归隐(或曰归田),表现出一种愤世嫉俗、不与黑暗社会合流的可贵品质。

这首诗在语言上受《诗经》影响较深。如《小雅·小弁》:“心之忧矣,宁莫之知。”“心之忧矣,涕既陨之。”《大雅·瞻仰》:“心之忧矣,宁自今矣。”等等。因此说,郭遐叔的诗,言简意赅,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与发扬了《诗经》的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