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年不满百·[汉]《古诗十九首》》原文与赏析

[汉]《古诗十九首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昼短夜苦长,何不秉烛游?

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

愚者爱惜费,但为后世嗤。

仙人王子乔,难可与等期!

这首诗是梁昭明太子《文选》中所选录的东汉末年无名氏文人创作的《古诗十九首》之第十三首。《古诗十九首》都是抒情短诗,它们的主题多半是写游子思归的离别情绪及下层文士的落拓失意,曲折地反映着东汉灭亡前夕动荡不安的社会生活。《生年不满百》这一首以生命的短暂劝告人们去及时行乐,不要为了身后诸事把自己累得愁苦不堪,借生与死这个问题,道出了不为死后烦恼才能求得生时安乐的人生哲理。

诗开头两句“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直捷明白地指出人生不足百年,却常常为身后诸事忧愁,是很不值得的。这可以说是在自寻烦恼。人生的时光有限,从青年到老年只是朝暮之间,有什么必要去考虑百年后会怎样怎样呢?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应珍惜属于自己的岁月,另外还要看到“昼短夜苦长”,晚上的时间长于白天的时间,因此“何不秉烛游”,倒不如夜以继日地去尽情行乐,而且还要“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即今日不作乐,当待何时?“来兹”,来年,这里用以泛指将来的时间。“何不秉烛游”、“何能待来兹”,连续两个反诘句,将及时行乐的人生观强调到不容人置疑的程度。可是,有人偏不这样想也不这样做,却一心追逐富贵,为了钱财不择手段地钻营,堪称“常怀千岁忧”的典型。诗人就此发表了议论,以维护自己及时行乐的人生信仰:“愚者爱惜费,但为后世嗤。仙人王子乔,难可与等期”,意思是说:愚蠢的人总是为了吝惜钱财忙碌,哪儿来的时间作乐呢,这种人只能被后世人所嗤之以鼻。像古代传说中的仙人王子乔那样长生不老,一般人是不可能做到的。这实际上是对起句“生年不满百”的注解。贪官吝财的人总是挤去了行乐的时间,甘当金钱的奴隶,怎不为大家耻笑。清人方廷珪评“愚者爱惜费,但为后世嗤”二句说:“直以一杯冷水,浇财奴之背!”这是对“嗤”的形象的、辛辣的释义。把生命消耗在“爱惜费”上,其愚蠢就是不懂得爱惜时光。“夕阳西下水东流,富又何求,贵又何求”(宋·葛长庚《一剪梅·赠紫云友》),人的一生就像白昼的太阳,总会有西下之时,也像江河东流,一去而不复返。可见,苦心孤诣地追求富贵,又有什么意思呢?

应该指出的是,东汉末年,一般文人仕途不顺,常常忧于罹祸,为了求安避危,故而把一切看得淡泊起来,在教人及时行乐的后面,倾泄的是他们的时代苦闷。这首诗看似谈的生时莫问死后事,实际上言外之意却是行乐人生使自己得以转危为安,运用了哲理思想来对待多舛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