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蒲扇·[明]姚淑人》原文与赏析

[明]姚淑人

世间物性初无定,百炼钢成绕指柔。

何似萑蒲经织后,能将九夏变三秋。

姚淑人,生卒年不详,上虞(今浙江省上虞县)人。有文化修养,识见不凡,性格刚直。是明末东林党人黄尊素的妻子,著名思想家、史学家黄宗羲的母亲。

这首诗满腔热情地歌颂了创造力给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带来的巨大而深刻的变化。

首句说,世间万物的性能原本无定,尽依人的主观能动性而变更。二句以百炼钢化为绕指柔申述之。西晋刘琨在《重赠卢谌》一诗中写道:“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原意是说自己在复杂险恶的社会环境中逐渐磨平了棱角,销毁了锋芒,犹如宁折不弯的钢材变得十分柔软。其思想较消极。姚淑人在这里却反其意而用之,表现出积极的意义,强调了“百炼”的效果。初看这两句与蒲扇似无关系。而第三句以“何似”连接,使前后意脉贯通。前两句与后两句形成推理关系。前两句好比演绎推理的大前提;后两句则是小前提和结论,反过来又给前面两句以例证。前后之“似”,在于“炼”与“织”引起的神奇变化。“钢成绕指柔”可让人任意驰骋创造力,而炎热的盛夏变成凉爽的深秋给人以身心爽适的享受。人们在舒心惬意之时,感谢的是蒲扇。而蒲扇不过是用萑苇编织以成。一般人的思考可能只止于此,而作者的思维却更向前推进一步。她由蒲扇的编织想到一切有益于人类的劳动。在凝结着人类的劳动和智慧,在改变物性、改造生活这个意义上,“织”与“炼”是相通的。由此可见,作者是由手中一把小小的蒲扇引发兴感,以至深悟人类具有无穷无尽的才智资源,可以改造物质世界,也可以重塑自己的精神面貌。

由物的可塑性,推及到人的可塑性。人的知识领域的开拓,实践能力的提高,品格境界的升华,是个渐变的过程。由于人们的主观努力不同,这个过程有快有慢。但决无与生俱来之例。正如宁折不弯的钢材变得柔软要经过“百炼”,萑苇变成蒲扇要经过编织一样。这个“百炼”、“编织”用于人才的锻造,有如王国维所说做学问的第二境:“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刘禹锡《浪淘沙词》)这是一个漫长的奋斗追求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尽头,即是光辉的彼岸:“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时,已从自己钻研领域的必然王国走进了自由王国。只有在这时,知识才成为力量,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的物质文明;命运才不致于像断线的风筝,而是牢牢地系于自己的祖国,为她倾注全部的爱。这正如萑蒲经编织后变成有用的蒲扇。

这首,作者通过咏写蒲扇的特点,说明人们的主观能动性的伟力,可以使客观事物起大的变化。在诗的意境中,我们看到深情的魅力和理性的闪光。在美的陶冶中我们领受到哲理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