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日喻》原文|注释|赏析

苏轼《日喻》原文|注释|赏析

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 “日之状如铜盘。”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 “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籥,以为日也。日之与钟、籥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

道之难见也甚于日,而人之未达也无以异于眇。达者告之,虽有巧譬善导,亦无以过于盘与烛也。自盘而之钟,自钟而之籥,转而相之,岂有既乎?故世之言道者,或即其所见而名之,或莫之见而意之,皆求道之过(11)也。

然则道卒(12)不可求欤?苏子(13)曰: “道可致(14)而不可求。”何谓致?孙武(15)曰: “善战者致人,不致于人。”子夏(16)曰: “百工(17)居肆(18),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莫之求(19)而自至,斯以为致也欤!

南方多没(20)人,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21),十岁而能浮(22),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23)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24)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25),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26)者也。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昔者以声律取士(27),士杂学(28)而不致于道;今也以经术(29)取士,士知求道而不务学。渤海(30)吴君彦律,有志于学者也,方求举于礼部(31),作《日喻》以告之。

(《经进东坡文集事略》)

注释 ①眇(miao)——本指视力微弱或一目失明,此处指双目失明。②扣——敲。③扪——摸的意思。④揣——摸。籥(yue): 古乐器,形如笛,比笛短。⑤达——明白、通晓。⑥巧譬——巧妙的比喻。善导——好的开导。⑦相——相互,这里有辗转相比的意思。⑧既——完,终了。⑨即——就。⑩意——揣测,推想。(11)过——弊病。(12)卒——终于。(13)苏子——苏轼自称。(14)致——招致,让它自己来。(15)孙武——春秋时齐国杰出的军事家。(16)子夏——孔子弟子,春秋时卫国人。(17)百工——各行各业的工人。(18)肆——指手工作坊。(19)莫之求——即莫求之。(20)没——潜水。(21)涉——徒行渡水。(22)浮——浮水。(23)苟然——指随随便便不经学习便会潜水。(24)水之道——水性。(25)壮——30岁为壮。(26)溺——淹。(27)以声律取士——指唐代和宋初都以诗赋取士。声律:指诗赋,诗赋最重声音格律。(28)杂学——古代除经史以外的学问称杂学。(29)经术——或称经义,指研究儒家的经典著作而言。(30)渤海——郡名。治所属今山东境内。(31)礼部——当时主管教育、考试的中央机关。

赏析 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要告诉人们如何才能学得“道”。所谓道,就是指自然或社会固有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这是一个极为抽象、深奥的问题,而苏轼却能以习见的事物,作出非常生动形象的譬喻,把深刻的道理讲得深入浅出,发人深思。

苏轼认为: “道可致而不可求”,主张“学以致道”。通篇用喻,都紧紧围绕着这个中心。

不知其“道”而愿求之,这当然是好事。但如果方法不对,其效果往往与愿望相左。“眇者识日”的比喻就是要告诉人们,如果不接触实际,缺乏对事物的实际体验,单凭从别人那里听来的一些知识作判断,就难免发生错误,闹出眇者识日时“自盘而之钟,自钟而之籥,转而相之”的笑话来。这个比喻很生动地指出直接体验的重要;离开直接体验,就无法获得对知识的全面认识和正确理解。

那么,是否只要亲眼见过,就一定知其“道”呢?也不是。苏轼认为,“即其所见而名之”与“莫之见而意之”同属求道中相类似的错误。他强调实践,认为必须通过实际锻炼,才能获得真知。如果仅凭听来的一些道理行事,即使这些道理是正确的,也会象“北方之勇者”学游泳一样,凭理入水,“未有不溺者”。求道,只有象南人那样“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反复实践,“道”也就“莫之求而自至”了。

最后,苏轼结合现实,指出了“以声律取士”和“以经术取士”两种科举制度的流弊,前者是“杂学而不致于道”,所学杂芜不精,所达目标不明,结果就不能象工匠那样,在作坊中潜心钻研,不断精进,终成其业。后者是“知求道而不务学”,目的虽明确,但不肯认真踏实地务学和实践,因而也不能获得切合实际的规律性认识。因此“致于道”与“务于学”,这是“致其道”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和条件。

这篇杂文,紧紧围绕着两个比喻来阐发主旨。所举的都是日常生活中习见的事例。但是一经举证,意义就很突出地显示出来; 然后作者对其进行精辟的分析,透彻的议论,便自然而严谨地从不同角度揭示出其实质,从而画龙点睛地阐明了主旨。前后的用喻又有所不同。前者是从比喻的反面来说明道理,后者是从正反两面来着笔,都写得精炼生动。前后用喻,皆以叙事为主,杂以作者简短议论,世人的看法,圣哲的训导。这样就使文章纵横捭阖,错落有致,在活泼的行文中显示出博大的气势。在文章结构上,先用眇者识日的可笑,比喻求道而事与愿违。中间用设问过渡。后半篇提出“道可致”与“学以致其道”,然后用南北人游泳作相对证明,真可谓用喻生动,转折自然,步步深入,十分严谨。